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热点要闻 >

浙江象山农民创作力量:植根山海基因绘制家乡画卷

2020-05-20北京新闻网编辑:北京新闻网浏览:


  宁波5月19日电(记者 林波)奔放热烈的色彩、不拘一格的造型、饱满别致的构图,一幅幅富有浓郁山海气息的农民画在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农民画家杨杏芬的笔下逐渐成型。

  在杨杏芬的作品中,家乡的一景一物皆是她创作的源泉,“石浦古城、中国渔村、渔港海鲜等都是我们象山独有的文化符号,家乡的角角落落是我取材的重心。”

浙江象山农民创作力量:植根山海基因绘制家乡画卷

杨杏芬和她的作品。受访者提供

  象山农民画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是中国农民画发源地之一。象山县女画家高妙兰是第一代农民画家,她的作品灌注着劳动人民的情感,继承了群众喜闻乐见的审美习惯,焕发着质朴、纯真、浓郁的乡土气息。

  2006年,象山农民画被列为第一批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从“磕磕碰碰”创作到现在的“行云流水”般的一气呵成,5年的学习时间让杨杏芬从一名初出茅庐的新手成长为象山农民画家的代表,“越画越爱,希望把象山的民俗民风用农民画的形式展现给大家。”

浙江象山农民创作力量:植根山海基因绘制家乡画卷

何萍青所画的《渔家女》。受访者提供

  回眸过去,象山是塔山遗址的发现地,新石器文化、盐文化和明清海防文化在这里发源;而今,放眼象山,半岛渔港潮起潮落,一条蓝色经济链正在缓缓铺开。

  “农民画洋溢着浪漫的民间情调,显现出鲜明的地方特色。”杨杏芬直言,三面环海、两港相拥,极其丰富的海洋资源造就了象山的百里黄金海岸和千年渔乡风情,“这也成为我们象山农民画创作的一大特色。”

  从选题、构图到上色,杨杏芬解释道,一幅看似简单的农民画在她的笔下需要2个月的时间,“我66岁了,随着年纪的增大,视力在晚上‘不够用’,只能在白天光线充足的时候上色,否则有色差。”

  但这阻挡不了杨杏芬画画的热情,她用亲和朴素的感情去挖掘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勾勒着美丽的山海风光与农家生活。

浙江象山农民创作力量:植根山海基因绘制家乡画卷

何萍青所画的《渔家小院》。受访者提供

  近年来,象山县围绕农民画创作,培育了一大批乡土画家,同时通过“馆校联姻”的合作方式开拓农民画创作新天地。

  如今,这一“原生态”的民间艺术正走进更多人的视野,农民的创作力量则是找到了更广的展示空间。

  “自初次接触农民画后,我就喜欢上了这个表现形式。”在象山农民画家何萍青看来,农民画相较于其它画种,比较自由奔放,“在形式上无拘无束,相较于一些没有画画基础的人而言,比较容易进入上手阶段。”

  2016年,何萍青的农民画作品入围了全国农民画选展,这给她的创作增添不少信心和力量。

  何萍青解释道,农民画虽不受局限,但避免雷同,画出自己独特风格的作品仍有不少难度,“每一张作品都有它独特的绘画语言,需要用笔、色彩、构图和手法来体现这些作品的灵魂。”

  当下,在山海交融的“背景板”中,以民俗风情为创作源泉,经历沉淀的象山农民画正鼓起风帆,华丽起航。(完)

(来源:北京新闻网)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北京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北京新闻网,转载请必须注明北京新闻网,http://www.hzmskj.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图说新闻

更多>>
 多个抢票软件被12306屏蔽

多个抢票软件被12306屏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