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热点要闻 >

美国撕裂的制度根源:今天的问题不过是历史问题的延续

2020-06-12北京新闻网编辑:北京新闻网浏览:


  眼下,非洲裔美国人乔治·弗洛伊德被白人警察“跪杀”所引发的抗议活动仍在全美各地继续。“我无法呼吸”“黑人的命也是命”“对警察暴力说不!”激愤的抗议口号,让美国长期积累的系统性社会政治问题暴露无遗。

 

  不合理的现象为什么在美国社会长期存在?两党恶斗、政治极化,不断扩大的“美国分裂”,揭示了美国政治体制运转中的哪些根本性问题?近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专访了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苏世民书院特聘教授王绍光。

  “选票无法消除制度性的种族不平等:在黑人获得政治权利的同时,对他们的管控也加强了

  1963年8月,马丁·路德·金在《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讲中说:“只要黑人依旧遭受警察暴力迫害,我们就不会满足。”几十年过去了,黑人的政治地位问题似乎得到了解决,但事实上社会地位的不平等依然存在。这种不合理的社会现象为什么能够长期持续?

  王绍光:基辛格说过一句话:世界上有两种情况让人很沮丧,一种是你追求一种东西,永远追求不到;一种是你追求某种东西,追到手后才发现,它并不是你想要的。普选权有点像后一种情况。为争取普选权,多少人前仆后继,不惜坐牢、牺牲,好像一旦拿到普选权,所有问题都迎刃而解。最终实现了普选权,人们恍然大悟:它好像也解决不了太多问题。

  在美国,最初几个世纪,黑人是奴隶,并不被当作人看待。1861-1865年,南北战争以后,黑奴据说被解放了,但其实还没有被当作人看待。从那时到现在的150多年里,黑人争取作人地位是与争取普选权联系在一起的。1870年,第15条宪法修正案赋予黑人男人投票权,但各州立法与最高法院判决实际在很大程度上又剥夺了这项权利。1920年,第19条宪法修正案赋予妇女投票权,但最初并未将此项权利赋予少数族裔妇女。直到20世纪60年代初,黑人的投票权仍未真正实现。

  直到美国总统约翰逊签署《1964年民权法案》《1965年投票权法案》后,黑人的投票权才逐渐得以实现,合法的种族隔离被破除。然而与此同时,约翰逊开始大力加强美国警力,于1968年发起“向犯罪开战”的号召,并在卸任前通过《综合犯罪控制和安全街道法案》。2016年出版的《从向贫困开战到向犯罪开战:美国大规模监禁溯源》一书对此有精到的分析。现在黑人只占美国人口不到13%,但三分之一的监狱人口是黑人。也就是说,在黑人获得政治权利的同时对他们的管控也加强了。

  黑人现在有了投票权,但他们只占总人口的八分之一,且投票率比白人低。大家可以想一想,仅靠选票能否消除种族不平等,能否提高黑人的社会政治地位?如果选票无法消除制度性的种族不平等,还有什么别的办法?这些办法可不可能实现?我们不妨做一个极端假设:黑人要争取自己的权利,并全部参与投票,如果占美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不同意,他们要不要少数服从多数?可见,很多根本性的社会问题未必能靠选票解决。1619年(即明朝万历年间),第一批非洲奴隶就抵达了今天的美国,距今已有401年。不改变美国的制度本身,黑人还要等多少年才能真正改善自己的社会政治地位?

  美国监禁本国公民的强度和规模远高于其他国家:警察暴力执法是美国所谓“法律与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

  您在美国求学执教多年,对美国警察制度颇有研究,您如何看待警察暴力执法现象?它戳穿了美国社会的什么神话?

  王绍光:美国警察可能是世界最“牛”的。首先,警察多。按每十万人警力计算,美国是中国的两倍多。其次,经费多。按不变价格计算,现在美国的警力开支是40年前的约三倍。第三,规矩严。上世纪90年代我在耶鲁大学任教,看到过美国工人罢工,警察在地上画了一个圈,罢工者在圈里打转转进行所谓“抗争”,跟马戏团杂耍一样。第四,出手狠。面对反抗,会毫不犹豫地使用暴力,包括开枪。但凡在美国生活过的人,都知道不能跟警察作对。

  警察暴力执法在事实上成为美国所谓“法律与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黑人的暴力执法只是其中一个侧面。大规模使用监狱来关押罪犯,是美国控制犯罪、治理社会的重要手段。约翰逊总统启动“向犯罪开战”的政策后,向国会提交了新的法案,用联邦政府的钱增加警力,在城市地区加强巡逻,开启了大规模监禁的序幕。人口仅占世界总数5%的美国,拥有世界25%的监狱人口。每时每刻,美国都有200万以上的人在押。美国监禁本国公民的强度和规模远高于其他国家。有人认为,只要是民选政府,警察执法无论怎么暴力都具有广义的合法性。这样的逻辑并不成立,凭什么我投个票,就同意你所有的胡作非为?从“我有一个梦想”到“我无法呼吸”,“梦想”还未实现,“呼吸”已被剥夺。弗洛伊德事件戳穿了美国制度会自我纠正的神话。

  “民有、民治、民享”的制度,已经演变成“1%的人有、1%的人治、1%的人享”

(来源:北京新闻网)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北京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北京新闻网,转载请必须注明北京新闻网,http://www.hzmskj.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图说新闻

更多>>
 多个抢票软件被12306屏蔽

多个抢票软件被12306屏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