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六旬“围鼓老人”坚守30余年传承非遗技艺
中新网宜昌10月24日电 (穆然 陈军)“传承非遗文化,更要传承其中深刻的精神文化。”近日,在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樟村坪镇,60岁的宜昌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樟村坪围鼓代表性传承人王宗刚说道。
夷陵区樟村坪镇地处荆山山脉和巫山余脉之间,围鼓是流行于樟村坪镇内的主要吹打乐乐种之一,长期以来,被广泛地应用在婚姻嫁娶、砌屋接板、上梁、生伢打喜、老人祝寿、集会庆典等场合。
王宗刚的爷爷王绍举是樟村坪围鼓第二代传人。从记事起,樟村坪围鼓就经常出现在他的生活中,“鲜艳的服饰,或清新明快,或活泼热烈的乐声总能吸引我的目光。”王宗刚说。
王宗刚(左二)组织乐班合练 陈军 摄
1988年,王宗刚开始跟着爷爷学艺。最初,由于学习条件有限,他只能先仔细观察,然后模仿训练,“那时人年轻,出去表演也觉得热闹,所以对围鼓的兴趣越来越浓厚。”
渐渐地,他不仅对围鼓中的五样乐器喇叭、鼓、锣、马锣、叶子全部精通,而且学会了围鼓曲牌100多首,成为了整个樟村坪镇围鼓曲牌最原始纯正的围鼓艺人。此后,他开始收徒传授技艺。
王宗刚介绍,樟村坪围鼓音调清新活泼,曲目集民歌、戏曲音乐和道乐于一炉,既具北方音乐的气质,又体现了南方音乐的风韵,而围鼓班子通常由六个人组成。
“鼓的节奏非常重要。”王宗刚说,在围鼓乐队中,鼓师是指挥,需要掌握乐队的演奏程序、节奏和速度。因此,他重点教授鼓师,用各种手势提示唢呐吹什么曲牌,击乐打什么点子。
樟村坪围鼓乐班演出 陈军 摄
30余年来,为保护传承樟村坪围鼓,王宗刚积极带徒弟教授技艺,并定期排练,相互切磋,共同提升。此外,他还带领乐班参加各种活动和比赛,积极支持和组织本地民间文化活动。
如今,夷陵区非物质文化保护中心与樟村坪镇政府制定了樟村坪围鼓五年保护计划,对樟村坪围鼓进行了普查,整理了部分纸质和电子资料,对重点传承人进行了登记。
在各方努力下,樟村坪镇有了50多个围鼓乐班,300多人从艺。“我也会努力遵循当初爷爷给我定下来的规矩,把樟村坪围鼓好好传承下去。”王宗刚说。(完)
下一篇: 重阳节里话长寿:古钱币里的长寿文化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北京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北京新闻网,转载请必须注明北京新闻网,http://www.hzmskj.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专题展览在抗战馆举办
- 河北固安一工地发现辽代墓葬 内存壁画
- 这个暑期,屏幕上的“正能量”刷出超强“存在
- 铭记与传承 “纪念张学津先生诞辰80周年专场演
- 北京将举办百余场公益音乐演出 辐射人群预计超
- 省港罢工委员会旧址修缮提升 擦亮羊城红色文化
- 纪录片《重返刺桐城》海外首播 解码新晋世界遗
- 北京时装周本月15日启幕 近百场活动呈现“时尚
- 重走山东运河沿线:文化遗产传承凸显活态 更待
- 46场演出12次讲座6个夏令营 “打开艺术之门-20
- 01 作家蒋方舟:非常时期不应对人性过于苛责 要弥
最近一段时间,新型肺炎疫情的变化时时刻刻都在牵动中国人的心。...[详细]
- 2 作家蒋方舟:非常时期不
- 3 儿童文学要有精神底色—
- 4 “云复工”、 “云签约”
- 5 铸就中华民族博采众长的
- 6 作家沈大成:笔下世界像
- 7 演出按下暂停键 文艺院团
- 8 新晋普里兹克奖得主:构
- 9 毕淑敏:我希望,《花冠
- 10 “会飞的房子”书画大赛
- 11 没有颜料管 就不会有印象
- 12 毕布罗斯:现代文明的重
- 13 借助新媒体推广非遗闽剧
- 14 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考
- 15乘风破浪一壶酒,让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