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骏:曾创下中国本土惊悚小说销售之最,用悬疑方式写上海
蔡骏:悬疑小说家闯入纯文学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隗延章
发于2021.1.11总第980期《中国新闻周刊》
一个男人,开着一辆白色凯迪拉克,在北欧的大雪纷飞的旷野中疾驰。男人是芬兰北方拉普兰地区的矿工,失业之后,意外得到这辆敞篷车,车辆老旧,车篷无法合拢,他只能扎着头巾御寒。
这是芬兰工人题材的电影《升空号》中的情景。距离芬兰7000多公里的上海,悬疑小说家蔡骏看到这一幕,想起父辈的工人生活。2018年9月起,蔡骏将他对父辈工人的记忆,对父亲徒弟命运的想象,个人家庭的历史,写入《春夜》长篇小说中。
多年以来,外界对于蔡骏的印象,停留在他是一名高产的悬疑小说作家。但这些年,他在写作悬疑小说的同时,也开始尝试纯文学创作,《春夜》便是他的第一部纯文学的长篇作品。“我想从这当中找到一条独特的路,虽然是纯文学,但能将我在类型小说中的特色、技巧,融入其中。”蔡骏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书写上海工人的变迁
蔡骏对上海工人最早的印象,来自于父亲。他的父亲曾经在上海第三石油机械厂工作。蔡骏的记忆中,父辈的生活,不只有常见的工人叙事中的悲惨与苦难,也有很多与电影《升空号》类似的浪漫色彩。在他的童年时代,父亲工作的工厂,举办过一场又一场的文体活动。几乎每个工人,都有文艺上的爱好,他的父亲喜欢摄影,也有工人喜欢吹笛子、跳舞。
后来,下岗潮来临,蔡骏父亲上班的工厂开始亏损,工人大半下岗回家,唯有父亲坚守岗位,依然上班打卡。彼时,蔡骏的父亲有一个徒弟,与自己年龄相仿。蔡骏从未见过他,只记得有次家里电脑中,突然多了一款名叫《横扫千军》的游戏。后来他得知,这是那个徒弟安装的。那一年,蔡骏和父亲一起玩过很多次这款游戏。
多年之后,那家国营工厂早已消失。有一天,蔡骏忽然想起父亲的那位徒弟。“我意识到他跟我构成了某种无关血缘的兄弟关系,就像一个没有走上文学道路的另一个我,他替我继承我父辈拥有的技艺、和那种有情有义的工人精神。”蔡骏对《中国新闻周刊》回忆。
这个记忆中的徒弟,成为了《春夜》中的主人公张海。在《春夜》中,蔡骏用第一人称的视角,讲述了父辈工作半生的工厂,以及围绕工厂发生的两起悬案:90年代末,与“三浦友和”竞争副厂长的技术高手王建军,被谋杀身亡。老厂长车祸身亡后,“我”在父辈对当年的追忆中,听闻此案。于是,“我”开始参与破案。正在破案中,新厂长“三浦友和”又在工厂即将被变卖、改制之际,与工人救厂的集资款一同消失。
为了寻回集资款和找到杀害王建军的真凶,“我”和工厂的工人们,开始对“三浦友和”长达20年的漫长寻找。寻找这些年里,工人在上海的变迁中老去,小辈们也逐渐长大。最终,父亲的徒弟张海在巴黎找到“三浦友和”,却发现王建军并非是他杀害,集资款的消失亦另有隐衷。
相比蔡骏以往悬疑小说,《春夜》的重心不在悬疑本身,而是用悬疑的壳子,讲述上海工人的变迁。“《春夜》称不上悬疑小说,只是有很多悬疑元素。(加入悬疑)会让故事更加有戏剧性,吊着读者的胃口,让他们继续往下看下去。”蔡骏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相比蔡骏以往小说中长句较多和普通话写作,《春夜》中更多使用了短句和上海方言。“小说里写了我自己的人生经历,那么我在想用这样的语言,强化这种真实性。”
在蔡骏看来,以往作家讲述上海时,更多的是呈现上海小资的一面,但有国企工人背景的上海人,才更接近上海的主流。“90年代以后,市场经济发展起来,浦东开发、开放之后,上海有了一个新的面貌,往往会使大家忽视了90年代以前上海原本的面貌。”蔡骏对《中国新闻周刊》说,他也想用这本小说,呈现上海的这一面。
悬疑小说作家
如今,蔡骏已经在上海生活了40多年。他现在住在上海的一个别墅区,也在经营一家从事IP开发、作家经纪等业务的文化公司。这些,都缘于他的写作。
20年前,蔡骏还在上海一家邮局工作,是一名沉默、孤单的小职员。他与同事没有太多共同语言,很少说话。有个别年龄相仿的同事,能聊一些电脑、影视的话题,但也仅此而已。至于一样喜爱文学的同事,他只遇到过一个,年纪比他大十几岁。
上一篇: 理工男探索智能垃圾分类 一步解决多个难题
下一篇: 为什么要读研听听博导怎么说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北京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北京新闻网,转载请必须注明北京新闻网,http://www.hzmskj.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专题展览在抗战馆举办
- 河北固安一工地发现辽代墓葬 内存壁画
- 这个暑期,屏幕上的“正能量”刷出超强“存在
- 铭记与传承 “纪念张学津先生诞辰80周年专场演
- 北京将举办百余场公益音乐演出 辐射人群预计超
- 省港罢工委员会旧址修缮提升 擦亮羊城红色文化
- 纪录片《重返刺桐城》海外首播 解码新晋世界遗
- 北京时装周本月15日启幕 近百场活动呈现“时尚
- 重走山东运河沿线:文化遗产传承凸显活态 更待
- 46场演出12次讲座6个夏令营 “打开艺术之门-20
- 01 作家蒋方舟:非常时期不应对人性过于苛责 要弥
最近一段时间,新型肺炎疫情的变化时时刻刻都在牵动中国人的心。...[详细]
- 2 作家蒋方舟:非常时期不
- 3 儿童文学要有精神底色—
- 4 “云复工”、 “云签约”
- 5 铸就中华民族博采众长的
- 6 作家沈大成:笔下世界像
- 7 演出按下暂停键 文艺院团
- 8 新晋普里兹克奖得主:构
- 9 毕淑敏:我希望,《花冠
- 10 “会飞的房子”书画大赛
- 11 没有颜料管 就不会有印象
- 12 毕布罗斯:现代文明的重
- 13 借助新媒体推广非遗闽剧
- 14 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考
- 15乘风破浪一壶酒,让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