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影《断臂飞鸟》:讲述苗族“维纳斯”的故事
中新网北京1月8日电 (记者 余湛奕)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苗族妇女杨而朗,是贵州省丹寨县唯一“独臂”蜡染手艺人。
三尺书案、一方白布,从以画蜡谋生到以画蜡为乐,杨而朗把心里最美好的愿望,最美丽的风景,通过一把小小的蜡刀一点一点地呈现出来。蓝天白云间自由飞翔的鸟儿是她心中最美的期待。
日前,全国妇联宣传部策划制作的脱贫攻坚主题微电影《断臂飞鸟》荣获中宣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微电影一等优秀作品,讲述的就是杨而朗的故事。
杨而朗的作品。微电影截图
杨而朗1963年生于丹寨县隶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她的家乡至今仍保留着古朴、浓郁、独特的民族风情。丹寨苗族蜡染是中国蜡染艺术的代表作之一:栽靛植棉、纺纱织布、画蜡挑绣、浸染剪裁。这里的女性从出生便背负着这项传统技艺的叙事使命,杨而朗也是其中之一。
按照苗族的习俗,杨而朗从小跟着母亲学习传统蜡染,凭着自己的心灵手巧和勤学苦练,练就一手蜡染绝活。在她40岁那年,上山砍柴时不小心从山上摔下去,从此,杨而朗永远失去了她的右手。
“鸟没有翅膀就飞不起来了,人没了手,也不晓得怎样生活。为了这个家,别人一小时能干完的活,我用一天也要干完。”尽管如此,杨而朗却没有自暴自弃,为了照顾一双未成年的儿女,她从头开始,努力锻炼自己的左手,以尽快适应用左手参与劳动和坚持蜡画。“有时候累了,就画画。那一年,我成为了村里第一个单手画画的女人。”
“我用一只手参加蜡染厂的招聘。从这以后,生活多了一条出路。别人画三张的时间,我只能画一张。为了不拖后腿,别人吃饭的时候我画画,别人睡觉的时候我画画。白天在画,晚上也在画。”正是杨而朗这种不屈不挠的毅力与坚持,深深打动了贵州丹寨宁航蜡染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宁曼丽。
“坚韧”,是宁曼丽对杨而朗的第一印象。
“12年前,我第一次见到杨而朗时,她很胆怯和忐忑,认为自己只有一只手,难以胜任工作。但是在我的鼓励下,她慢慢地用一刀一笔,画出了一幅令我满意的蜡画。”宁曼丽说,杨而朗通过自己精湛的手艺,走出了大山,从而改变自己和家人的生活。
命运虽然折去了她的右臂。不屈的精神却给了杨而朗一双“隐形的翅膀”。她靠一只手支撑家庭,勤劳工作,供养了自己的子女上大学。
“我的儿子也成了村里第一个大学生。”孩子的成就,是作为母亲的杨而朗心中最欣慰的。2010年,杨而朗的儿子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云南大学。
用手中的一把铜刀绘制梦想,杨而朗作品还登上全球各大时装周。
“最近的一次是2020年2月15日,我们公司有36套民族特色蜡染服装登上了英国伦敦时装周的舞台,这其中就有杨而朗参与完成的作品。”宁曼丽告诉记者,2016年7月,包括杨而朗在内的几十位画娘集体创作的80米大幅蜡染《百苗图》被中国民族博物馆收藏。
据了解,除了女性之声新媒体平台,微电影《断臂飞鸟》将和其他获奖作品一起在各主流媒体和网络平台进行展播。(完)
上一篇: 严文明:发现中国史前文明的结构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北京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北京新闻网,转载请必须注明北京新闻网,http://www.hzmskj.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专题展览在抗战馆举办
- 河北固安一工地发现辽代墓葬 内存壁画
- 这个暑期,屏幕上的“正能量”刷出超强“存在
- 铭记与传承 “纪念张学津先生诞辰80周年专场演
- 北京将举办百余场公益音乐演出 辐射人群预计超
- 省港罢工委员会旧址修缮提升 擦亮羊城红色文化
- 纪录片《重返刺桐城》海外首播 解码新晋世界遗
- 北京时装周本月15日启幕 近百场活动呈现“时尚
- 重走山东运河沿线:文化遗产传承凸显活态 更待
- 46场演出12次讲座6个夏令营 “打开艺术之门-20
- 01 作家蒋方舟:非常时期不应对人性过于苛责 要弥
最近一段时间,新型肺炎疫情的变化时时刻刻都在牵动中国人的心。...[详细]
- 2 作家蒋方舟:非常时期不
- 3 儿童文学要有精神底色—
- 4 “云复工”、 “云签约”
- 5 铸就中华民族博采众长的
- 6 作家沈大成:笔下世界像
- 7 演出按下暂停键 文艺院团
- 8 新晋普里兹克奖得主:构
- 9 毕淑敏:我希望,《花冠
- 10 “会飞的房子”书画大赛
- 11 没有颜料管 就不会有印象
- 12 毕布罗斯:现代文明的重
- 13 借助新媒体推广非遗闽剧
- 14 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考
- 15乘风破浪一壶酒,让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