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博物馆牛年“耕”牛:民众不再游客式“打卡”
(新春走基层)甘肃省博物馆牛年“耕”牛:民众不再游客式“打卡”
中新网兰州2月18日电 (张婧)17日(农历正月初六)下午,朱璇如约穿上志愿者工作服,在甘肃省博物馆展览大厅引导游客,并协助馆内工作人员完成日常工作。身为兰州人的她时常打卡这里,而这一次,她不再是游客身份。
朱璇就读于甘肃省内一所普通本科院校,学习文物与博物馆专业,她的春节计划是在博物馆开展为期1个月左右的实习工作。“不想走马观花式逛馆。”她说,希望借助此次志愿者工作机会,能够在做好服务工作的同时,静下心来对历史文物、近现代文物、民族文物和古生物化石及标本深入学习。
图为甘肃省博物馆展出的国宝级文物铜牦牛复制品。 张婧 摄
正值春节期间,甘肃省博物馆在日常陈列展览的基础上,还推出一系列传统书画作品展示,包括书画迎春:“二玄社”书画复制品展、“牛”转乾坤:辛丑(牛年)新春生肖文物联展、情系敦煌:段文杰、段兼善父子作品展等,为当地民众送上春节期间的“文化大礼包”。
在进入甘肃省博物馆之前,民众需扫描二维码免费登记,这是该馆为做好疫情防控,落实“预约、限流、错峰”,实施预约入园的管理办法之一。当民众有序通过闸机步入展览大厅时,“牛”转乾坤:辛丑(牛年)新春生肖文物联展便映入眼帘。
在辛丑(牛年)新春之际,上述生肖文物联展围绕“牛”,分别从历史文化中的牛、民间习俗中的牛、自然世界中的牛等方面,展开“牛年话牛”展览展示。三年级学生李蕊涓在其家人的陪同下,驻足于生肖文物联展前,并拿出随身携带的纸笔做记录。
图为今年9岁的李蕊涓驻足于生肖文物联展前,用随身携带的纸笔做学习记录。 张婧 摄
今年9岁的李蕊涓算是博物馆的“常客”了,她说,用做笔记的方式记下当天在博物馆的所学所感,完全是自己的想法,对她而言,春节逛博物馆是一次不错的学习机会。在此次联展中,她喜欢“民间习俗中的牛”版块,原因是通过一系列“剪纸牛”的作品展示,她能更加直观感受民俗文化和民间美术中的“牛”。
在展厅现场,年轻父母带着孩子上“文化课”的人数居多,还有一部分省(市)外留兰务工人员,他们选择在春节假期的最后一天,感受当地文化年的热闹氛围。此外,展览还吸引部分退休人员,他们则出于对文化传播的热爱,且出于想要深入学习的原因,有人举起手机将展览内容一一拍摄,打算回家整理存档、仔细研究……如此才是当地民众所说“不再游客式打卡”。(完)
下一篇: 上海自然博物馆靠什么“吸粉”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北京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北京新闻网,转载请必须注明北京新闻网,http://www.hzmskj.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专题展览在抗战馆举办
- 河北固安一工地发现辽代墓葬 内存壁画
- 这个暑期,屏幕上的“正能量”刷出超强“存在
- 铭记与传承 “纪念张学津先生诞辰80周年专场演
- 北京将举办百余场公益音乐演出 辐射人群预计超
- 省港罢工委员会旧址修缮提升 擦亮羊城红色文化
- 纪录片《重返刺桐城》海外首播 解码新晋世界遗
- 北京时装周本月15日启幕 近百场活动呈现“时尚
- 重走山东运河沿线:文化遗产传承凸显活态 更待
- 46场演出12次讲座6个夏令营 “打开艺术之门-20
- 01 作家蒋方舟:非常时期不应对人性过于苛责 要弥
最近一段时间,新型肺炎疫情的变化时时刻刻都在牵动中国人的心。...[详细]
- 2 作家蒋方舟:非常时期不
- 3 儿童文学要有精神底色—
- 4 “云复工”、 “云签约”
- 5 铸就中华民族博采众长的
- 6 作家沈大成:笔下世界像
- 7 演出按下暂停键 文艺院团
- 8 新晋普里兹克奖得主:构
- 9 毕淑敏:我希望,《花冠
- 10 “会飞的房子”书画大赛
- 11 没有颜料管 就不会有印象
- 12 毕布罗斯:现代文明的重
- 13 借助新媒体推广非遗闽剧
- 14 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考
- 15乘风破浪一壶酒,让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