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中华民族——评《中国五胡入华与欧洲蛮族入侵》
潘岳部长的《欧洲蛮族入侵与中国五胡入华》一文立意高远、视野宏大、思想深邃、资料翔实、言简意赅。文章通过梳理、比较公元300年到600多年间东西方历史发展脉络,呈现了我国各民族共同缔造统一多民族国家、共同创造灿烂的中华文化的历史;阐释了中华文明的精髓是多元的大一统体系。
第一,无论哪个民族问鼎称尊,都以中华正统自居,都致力巩固和发展“大一统”的政治制度和文化。
文章通过大量史实揭示了魏晋南北朝如何从大分裂走向大统一,呈现了400年五族入华,完成了版图制度和社会的“大统一”;阐释了中国的五胡十六个政权不是族群隔离“瓜分天下”,而是族群融合“混一天下”。该文并不认同传统史学界的“北魏之所以能统一北方…是因为他们‘改汉俗行汉礼’”的观点;而是认为“北魏成功的最重要原因,是进行了大一统精神的政制改革,再造了秦汉儒法国家形态”。作者认为,北魏孝文帝“‘着汉衣’、‘改礼仪’”,创新性发展了诸如“均田制”、“三长制”等巩固中央集权基层治理,带动整个北方社会大融合。“北朝对南朝的胜利,不是野蛮对文明的胜利,而是谁更能继承大一统精神的胜利,是兼采胡汉的“新汉制”对僵化守成的“旧汉制”的胜利。”
文章通过大量史实说明,古代中国人没有基于血脉和习俗的“华夷之别”,而有制度和文化的“华夷一体”。魏晋南北朝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夷与夏不是看血脉看习俗,而是看文明看制度”;五大胡族之所以执著于“汉化”,是因为汉文明绝不仅是礼仪风俗,其精髓在于如何构建一个长治久安的超大规模政治体。
魏晋南北朝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表明,经三百年不停歇地族群混居,最终形成了新的民族共同体——隋人与唐人。正如作者所说,“‘汉化’不是‘被汉人同化’的意思”而是继承“汉武帝将秦国的法家制度、鲁国的儒家思想、齐国的黄老之术与管子经济、楚国的文化艺术、韩魏的纵横刑名、燕赵的军事制度融为一体”的“大一统汉制”;“认同这种制度文明的人,就成了‘汉人’。可以说,‘汉人’是用政治制度建构‘国族’的最早实践”。
可以说,中国人的“统一秩序”的“大一统”天下观,经由魏晋南北朝的接续发展,不仅建立了超级稳定的大一统隋唐国家共同体,而且发展了儒释道合一的中华文明。这些论述表明,中华民族形成史,是以秦汉奠定的“一统天下”政治制度和儒家文化价值观为统领,各民族共同缔造统一多民族国家、共同创造灿烂的中华文化的历史。
第二,魏晋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是对西方族群国家的超越。
通过比较,作者指出,与“五胡”“汉化”不同,欧洲蛮族史观认为罗马世界不应当是统一的,应当是由多个种族分而治之。欧洲蛮族并不热衷继承西罗马帝国遗产,更不去与东罗马争夺“正统”。西欧蛮族攻破罗马帝国后建立的若干日耳曼王国,除个别短暂“部分罗马化”外,绝大部分彻底地“去罗马化”。
比如,哥特人为了保持血统的纯洁性而不被罗马人同化,为了防止哥特人的勇武精神被罗马文化腐蚀,建立了“平行社会”。随后,法兰克在兼并其他蛮族王国的统一过程中,并不像罗马那样建设行省,收归中央管理;而是封给贵族与教会,维持领主自治,将基层自治推到极端,“日耳曼各王国独立分散,不追求彼此融合,形成了多中心格局”。正如英国史家佩里•安德森所说,蛮族建国“用得更多的是分裂而不是融合的方式”。
魏晋南北朝与欧洲蛮族的政治社会治理的差异,再一次说明中西方文明发展的最重要的差异:“统”与“分”的差异。中国五胡弘扬了中华文明“合的逻辑”,欧洲蛮族则放大了罗马文明“分的逻辑”。中世纪的欧洲陷入了频繁的战争,因此,尽管整个欧洲的社会政治发展过程中,有过查理曼等试图统一欧洲的君主,但始终没有使欧洲成为统一的国家。
第三,欧洲学者将“封建社会”和“弱国家”放大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规律,是西方中心主义作祟。
纵观中国数千年历史,尽管发生过多次割据和分裂,但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西方世界很难理解今天的中国,其中一个重要的疑惑就是中国何以能够将一个民族多元、文化多样的国家维持两千多年生生不息。纵观世界史,与中国并列的古巴比伦和古埃及都曾是世界文明古国,但在滚滚历史长河中,都最终消失或者没落了,只有中国更加繁荣昌盛。世界上找不出第二个像中国一样的国家,从历史到现在基本上维持在一个大致的疆域内,多个民族共同认同、共同缔造祖国的历史。
上一篇: 传承红色基因 革命文物,绽放时代光彩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北京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北京新闻网,转载请必须注明北京新闻网,http://www.hzmskj.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专题展览在抗战馆举办
- 河北固安一工地发现辽代墓葬 内存壁画
- 这个暑期,屏幕上的“正能量”刷出超强“存在
- 铭记与传承 “纪念张学津先生诞辰80周年专场演
- 北京将举办百余场公益音乐演出 辐射人群预计超
- 省港罢工委员会旧址修缮提升 擦亮羊城红色文化
- 纪录片《重返刺桐城》海外首播 解码新晋世界遗
- 北京时装周本月15日启幕 近百场活动呈现“时尚
- 重走山东运河沿线:文化遗产传承凸显活态 更待
- 46场演出12次讲座6个夏令营 “打开艺术之门-20
- 01 作家蒋方舟:非常时期不应对人性过于苛责 要弥
最近一段时间,新型肺炎疫情的变化时时刻刻都在牵动中国人的心。...[详细]
- 2 作家蒋方舟:非常时期不
- 3 儿童文学要有精神底色—
- 4 “云复工”、 “云签约”
- 5 铸就中华民族博采众长的
- 6 作家沈大成:笔下世界像
- 7 演出按下暂停键 文艺院团
- 8 新晋普里兹克奖得主:构
- 9 毕淑敏:我希望,《花冠
- 10 “会飞的房子”书画大赛
- 11 没有颜料管 就不会有印象
- 12 毕布罗斯:现代文明的重
- 13 借助新媒体推广非遗闽剧
- 14 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考
- 15乘风破浪一壶酒,让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