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尚潮流 >

三星堆考古“90后”挑大梁 展现中国考古蓬勃朝气

2021-05-09北京新闻网编辑:北京新闻网浏览:


  中新社四川广汉4月10日电 题:三星堆考古“90后”挑大梁 展现中国考古蓬勃朝气

  中新社记者 贺劭清 岳依桐

  清晨,阳光“唤醒”了沉睡的三星堆遗址,也宣告考古工作者忙碌一天的开始。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研二学生王作丹熟练地穿上防护服,照例进入5、6、7号“祭祀坑”所在的考古工作舱开始工作。除了配合发掘清理以外,她还需事无巨细地记录每日发掘情况,以便后期形成完整的发掘记录报告。

 三星堆考古“90后”挑大梁 展现中国考古蓬勃朝气

4月8日,四川省广汉市,记者获批走进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现场用镜头记录考古工作者在发掘现场工作情况。 中新社记者 安源 摄

  王作丹手中厚约5厘米的田野考古工作日志已经写满半本,工整的字迹详细记录了每件出土器物的具体情况、三维坐标、文保措施以及发掘工作推进情况、发掘思路等内容。“考古发掘是不可逆的过程,因此必须要形成完备的资料,方便未来进一步研究。”24岁的王作丹看起来仍显稚嫩,谈起工作却十分严肃认真。

 三星堆考古“90后”挑大梁 展现中国考古蓬勃朝气

图为4月8日,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学生王作丹(左)在三星堆发掘现场工作。中新社记者 安源 摄

  参与三星堆新发现6个“祭祀坑”发掘工作的考古工作者有200多位,其中超过四分之三是“90后”和硕博士。他们以厘米为单位小心翼翼地清理“祭祀坑”每一处填土,既会熟练运用各种“黑科技”对出土文物进行保护修复,也会在防护服外画上创意涂鸦,在古老的三星堆遗址上展现中国新一代考古人的实力与朝气。

  “虽然考古研究历史,但绝不代表这是一门古老的行业,实际上,它正在朝气蓬勃地发展,需要不断有新的从业者加入。”从事考古工作是王作丹从小的梦想,她希望自己能够提出新的观点,为考古领域的发展贡献力量。“虽然我们还很年轻,但我们很努力、很坚定,每天都在成长。”

  其实,大部分参与本轮“祭祀坑”发掘工作的“90后”都已有过田野考古经验。1999年出生的四川大学学生陆泽敏负责7号“祭祀坑”的记录与6号“祭祀坑”的发掘工作,此前她已参与过贵州贵安新区招果洞遗址、云南剑川海门口遗址发掘。“每次看到坑内满满的器物,就感觉自己正和古蜀先民对话,这是考古学的魅力之一,也是最吸引我的地方。”

 三星堆考古“90后”挑大梁 展现中国考古蓬勃朝气

图为4月6日,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学生陆泽敏(左)和杨海容在实验室工作。中新社记者 安源 摄

  虽然发掘现场时,考古工作者穿着统一的白色防护服,但不少“90后”考古人用写在后背的“请叫我红领巾”“精忠报国”等创意文字给严肃的考古现场带来青春活泼的气息。“我背后是‘万里长城永不倒’,想给紧张的考古工作增添一些乐趣,同时方便大家辨认。”出生于1998年的四川大学大四学生杨海容笑道。

  杨海容所在的7号“祭祀坑”目前尚未发掘到器物层。在旁人看来,连续一个多月每天8小时的填土清理工作可能稍显枯燥,但在这位“90后”女孩眼中却是“每天有新东西”。“如果你仔细辨认,每隔几厘米的泥土都有细微的差别。”杨海容说,考古并非“为了器物而发掘”,而是尽可能地还原历史,她觉得别有意义。

  “‘考古年轻化’是必须的,任何行业都需要不断有‘新鲜血液’注入,才会一直呈现出勃勃生机。”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带队开展三星堆考古工作的老师马永超同样也是“90后”。在他看来,新一代考古人在享受科技时代红利、紧跟当前社会信息化步伐的同时,也在坚守老一辈考古学者们留下来的优秀传统。“考古绝不是一门死板的学科,考古现场也能富有青春活力。”(完)

(来源:北京新闻网)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北京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北京新闻网,转载请必须注明北京新闻网,http://www.hzmskj.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图说新闻

更多>>
 新型肺炎防控期北京出版

新型肺炎防控期北京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