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尚潮流 >

乡土作家为农民写戏30余年:好作品要深入百姓生活

2021-06-19北京新闻网编辑:北京新闻网浏览:


  “好的作品就是要深入农村、深入百姓,要写乡亲们爱看的戏。”28日,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人民剧团60岁的乡土作家孙春金为记者展示了自己32年来创作的戏剧作品。

  “望故乡,目苍凉。容颜依旧憔悴,心滴血,人彷徨。”“论乡愁、乡结。叹声哀,多思量!”在长子县,老百姓们对这些通俗易懂、贴近生活的剧目情有独钟,而赋予它们独特魅力的就是为农民写戏的乡土作家孙春金。32年来,孙春金创作现代剧目、电视鼓书及地域文化作品50余部。

  孙春金生于农村、长于农村,农民生活的苦乐与村民们口口相传的民间传说、历史故事都是他创作的灵感与素材。25岁,经恩师推荐,孙春金从老家来到长子县人民剧团工作,多年来,在创作剧本的同时,他还兼任演员、导演、音乐编创等多个职位。

 乡土作家为农民写戏30余年:好作品要深入百姓生活

孙春金的部分作品。 张月 摄

  在孙春金的笔下,乡邻乡亲成为个性鲜明的主角,农民酸甜苦辣的生活被一一呈现,甚至许多传统的历史剧目与神话故事也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古装剧《西燕悲歌》讲述西燕古都主人公慕容永的一生;抗战题材电影文学《上党银号·一块钱》体现一家人讲信用的品德;现代戏《南梦北圆》展示“非典”时期的人生世态……

  “作品《我娘这辈子》以主人公关消气的大儿子为第一人称,导游式阐述关消气孝顺两公三婆的感人事迹,主人公一家就住在长子县南城镇,是我身边的人物,我曾多次去采访收集素材。”孙春金说。为了让更多群众走近剧目,感受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过去几十年,他跟着剧团奔走于各乡镇、村子义务演出。“我是人民群众的学生,和父老乡亲们在一起才能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90年代初,受多种因素影响,剧团发展遇到瓶颈,和孙春金一起从事戏剧创作的人大多停笔转业,另谋出路,他却从未有过离开剧团的想法。

  “困境只是暂时的。”孙春金找创新、找突破,打破原有创作模式,将戏剧与长子鼓书、铜乐器等当地特色文化进行结合创新。2007年起,由其改编的电视鼓书、铜乐器古装剧《一锤定音》《碧血忠魂》等作品相继演出。如今,这些剧目已是当地家喻户晓、人人传唱的经典曲目。

 乡土作家为农民写戏30余年:好作品要深入百姓生活

孙春金获得的荣誉。 张月 摄

  孙春金现已成为长子县戏曲事业的传承者,2018年他参与联合编创的大型历史剧《飞关正宫》一经演出便广受好评,长子县人民剧团现已初步形成自编、自导、自演的产业链。剧团一年演出350多场,其中,义务送戏下乡100余场。

  为老百姓写戏是孙春金坚守的原则,创作30余年,也有人花钱邀请他写一些娱乐性的鼓书小段,被孙春金一口回绝。他说,有责任感的作家应该为老百姓传播真善美。

  “优秀的作品应雅俗共赏。”孙春金坦言,戏剧创作传承较困难。他认为,优秀的剧本作家需要一定的天赋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样的人才很难发掘。孙春金寄语青年作家潜心创作。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检验一部作品是否成功全在于老百姓,老百姓喜欢,口口相传、传唱下去的就是好作品。”目前,孙春金正在以一个老退伍军人为蓝本构思创作一部剧,接下来还会改编一个传统剧目,“希望能出新品、出精品,创新发展,传承传统文化。”(完)

(来源:北京新闻网)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北京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北京新闻网,转载请必须注明北京新闻网,http://www.hzmskj.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图说新闻

更多>>
 新型肺炎防控期北京出版

新型肺炎防控期北京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