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尚潮流 >

由“量”而“质” 中国网络文学临“变”之“动”

2021-06-30北京新闻网编辑:北京新闻网浏览:


  中新社重庆5月27日电 (记者 高凯)“我一直好奇我们整个网络文学的发展,是在上坡?平行?还是已经开始下坡?今天可能就已经得到一个答案了。”27日,“网文大神”烽火戏诸侯在重庆对中新社记者说。

  作为2005年就开始以“烽火戏诸侯”为网名发文的知名头部网络作家,正在此间参加2021年中国网络文学论坛的陈政华表示,让自己感受到行业临“变”的,主要是网文的阅读量不似以往那样汹涌,而某些IP开始冷却缩水。

  对于烽火戏诸侯感受到的“变”,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中心副主任何弘有着更为宏观的观察,“整个行业转型升级发展的关键阶段”。

  他指出,过去,读者量的不断增加是维持网络文学快速发展的基础。经过多年的发展,读者量增长到4.67亿的规模,“仅靠文本阅读获得收益,对网络文学行业来说,这个规模差不多接近极限。”何弘说。  

  此外,何弘分析称,手机等移动终端近年来视频音频的传输速度变快,使用成本下降明显,势必分流掉一部分以往的网络文学内容用户,“读者人数增速变缓,用户的付费意愿下降,付费比例降低,使传统的VIP付费阅读模式受到冲击。相对应的是,免费阅读在增加,新的商业模式正在形成。”

  据了解,当下很多阅读平台已改变了以往单纯依靠文本阅读获取收益的模式,开始通过全IP开发获取更多收益,影视改编、游戏、动漫、音频,包括短剧开发等,成为网络文学行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何弘认为,这些都表明网络文学已到需要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他指出,当下,对于中国网络文学而言,“多不多”的问题已经不存在,关键问题在于如何以优质的内容去争取读者。

  2020年年底,中国作协组织136位知名网络作家从创作角度发出《提升网络文学创作质量倡议书》,今年又组织45家重点文学网站发出《提升网络文学编审质量倡议书》,倡导作家和平台尊重原创,抵制粗制滥造,避免同质化、套路化。最新发布的《2020中国网络文学蓝皮书》也指出,2020年现实题材作品的数量和质量进一步提升,题材结构更趋优化,

  据何弘介绍,为了进一步提升网络文学的质量,中国作协不仅对创作者的创作题材进行引导,也组织作者进行各类相关培训学习,着力从创作端提高创作质量,此外,对网站编审,中国作协也组织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培训,“我们希望双方共同的发力,一块把质量提上去。”何弘说。

  事实上,提升内容质量已经成为行业共识,阅文集团副总裁、总编辑杨晨表示,阅文近年在团队上持续加强编审同步建设。“我们目前独立审核团队规模已达300多人,加上编辑技术的支持差不多有500多人,是公司最大的团队,并且已经培养出了一批具有较强审核能力的专家和相应的技术专家。”杨晨说,“阅文去年拒绝用户的作品数量,差不多可以等同一个中大型的网站的数量。”

  何弘指出,网络文学内容质量的提升还需要适应网络文学特点的评价体系的建立。“这对于整个创作的引导很重要”,他表示,由于网络文学评论与传统文学评论存在显著差异,“目前网络文学理论评论体系的建立尚需进一步探索。”

  何弘指出,传统评论主要以评论者的文本细读为基础,但网络文学因为文本过于庞大,文本细读的方式遇到挑战。此外,网络文学在线的一次性阅读与传统文学品味、把玩式的阅读不同,使读者的审美趣味发生显著变化,“这种审美的变化可能需要我们做出新的探索,比如引入大数据分析等等。”何弘说。

  刚刚发布的蓝皮书指出,中国网络文学海外传播持续扩大,目前累计向海外输出网文作品10000余部,其中,实体书授权超4000部,上线翻译作品3000余部。网站订阅和阅读APP用户1亿多,覆盖世界大部分国家和地区。

  提升创作内容的质量,对于网文出海而言,面临创作之外的又一重挑战,翻译。

  蓝皮书也指出,海外网络文学翻译研究存在严重滞后的情况。海外粉丝的自发翻译收入没有保障,机器翻译的质量尚不能令人满意,特别对所在国读者阅读趣味和特点研究不够,一流、热门、最能体现中华文化特色的网文力作传播受限。

  对此,何弘表示,中国网络文学行业在这方面也在不断做出努力和尝试,“我们和一些网站一起在推动一些相关工作,比如建立‘语料库’,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很多概念,比如‘炼丹’‘元气’等等找到准确并且符合读者所在国趣味文化习惯的翻译方式,并令其标准化,建立翻译规范。”何弘指出,网文出海如何令翻译不再成为障碍,长远来看可能需要探索一个机器翻译和人工翻译结合的模式。

  由“量”而“质”,中国网络文学临“变”已“动”。

(来源:北京新闻网)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北京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北京新闻网,转载请必须注明北京新闻网,http://www.hzmskj.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图说新闻

更多>>
 新型肺炎防控期北京出版

新型肺炎防控期北京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