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尚潮流 >

中国古代疫灾发生的规律与思考

2020-03-18北京新闻网编辑:北京新闻网浏览:


  【项目成果】

  疫灾是急性、烈性传染病大规模流行所导致的灾害。它既可以是病毒、细菌等微生物引起的原生灾害,也可以是其他自然和人为灾害诱发的次生灾害。疫灾直接危害人类生命与健康,是必须重视和应对的一个重要灾害。

  疫灾流行影响人类文明进程

  生老病死,人生之常。自有人类以来,疫病就如影相随。在人类历史的舞台上,疫灾作为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重要因子,从来没有缺席过。一方面,疫灾单独发生或与其他灾害叠加,对人类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产生巨大危害和破坏;另一方面,人类通过与疫灾的抗争并不断战胜疫灾,推动预防医学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  

  从中国历史看,疫灾流行对我国的人口、经济、政治、文化、宗教等各方面都产生过重大影响。疫灾流行时,“死者太半”“死者什七八”“死者不可胜数”等大批人口死亡的描述,史不绝书。疫灾之祸常不单行,多与水、旱、蝗、震、饥、兵等灾结伴而行。影响最为巨大的,莫过于疫灾与战争叠加形成的兵疫灾害。《老子》曰:“大兵之后,必有凶年。”从周武王克商后的“遘厉虐疾”,到三国初曹操兵败赤壁的大疫,从明末李自成农民军在北京遭遇的大疫,到清代洪秀全太平军在南京遭遇的大疫,都印证着“大兵之后,必有大疫”的事实。毋庸讳言,周幽王时期关中的大旱疫加速了西周王朝的灭亡,明朝末年的旱蝗饥疫加速了明王朝的覆灭。根据我们的研究,我国在先秦至清代(公元前770年至公元1911年)的2682年中,至少有224个兵疫交加之年,近三千年来,在北部农牧交错带、中部南北分界线、南部海陆交汇带形成了三个兵疫灾害密集带。

  疫灾激发了中国预防医学和疫病防控的进步。比如,东汉末年的伤寒大流行,催生了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明代小冰河期瘟疫的频繁流行,造就了吴又可的《瘟疫论》;清晚期广东地区的鼠疫大流行,成就了吴宣崇、罗汝兰的《鼠疫约编》;清末东北地区的鼠疫大流行,促成了国家防疫机构的建立。如此等等。

  中国近三千年来疫灾流行规律

  中华民族是个善于总结的民族。人们在不断遭受疫灾痛苦的同时,也不断记录着疫灾以警示后人,形成了系统的疫灾记录,保存了长久的疫灾序列,留下了丰富的疫灾史料。经过20余年努力,我们广泛搜罗正史、方志、实录、档案、文集、医案、报纸、杂志、汇编等历史文献中的疫灾史料,编纂出版了5卷本280余万言的《中国三千年疫灾史料汇编》(齐鲁书社2019年版)。根据这些疫灾史料,我们对中国近三千年疫灾流行的时空规律进行了系列研究。

  中国自古以农立国,农耕区人口稠密,疫灾易于流行。从朝代分布看,先秦两汉时期和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疫灾高峰期;隋唐五代时期疫灾相对稀少;北宋时期、南宋时期、元代、明代、清代、民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疫灾高峰期。从季节分布看,疫灾主要在夏、秋季节流行,春季次之,冬季最少。总体来看,过去近三千年来,疫灾流行的趋势是越来越频繁,先秦两汉时期约20年一流行,魏晋南北朝约5年一流行,北宋时期约3年一流行。应该指出,由于疫灾史料的“远略近详”,明清以来的疫灾频度有些偏高,但疫灾史料详略产生的误差不改变“宋代至民国时期疫灾越来越频繁”的结论。

  疫灾具有密度依赖性和空间蔓延性,其空间分布既与人口密度密切相关,又与人口流动密切相关。历史时期,中国疫灾空间分布的总体特征有二:一是以爱辉腾冲线为界,东南半壁重于西北半壁;二是以秦岭淮河线为界,南方地区重于北方地区。中国疫灾空间分布的一般特点有五:一是人口稠密地区多于人口稀疏地区,疫灾重灾区域与人口稠密区域相吻合;二是交通沿线地区重于交通偏僻地区,疫灾多发带与交通干线相契合;三是城市地区重于乡村地区,都城周边地区为疫灾高发区;四是自然疫源地区为疫灾高发区,自然灾害频繁区也是疫灾多发区;五是炎热潮湿地区疫灾多于寒冷干燥地区。中国疫灾空间分布的变迁趋势有三:一是疫灾区域从黄河中下游地区向外逐渐扩展,疫灾重心由北向南迁移;二是疫灾区域拓展与区域土地开发基本同步,这是因为土地开发伴随着人口迁移和流动;三是疫灾流行强度随人类干扰自然程度加深而加强,城市化程度与疫灾流行强度呈正相关。

(来源:北京新闻网)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北京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北京新闻网,转载请必须注明北京新闻网,http://www.hzmskj.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图说新闻

更多>>
 新型肺炎防控期北京出版

新型肺炎防控期北京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