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尚潮流 >

欧洲人对口罩“脱敏”的背后

2020-03-30北京新闻网编辑:北京新闻网浏览:


  随笔:欧洲人对口罩“脱敏”的背后

  新华社伦敦3月21日电 随笔:欧洲人对口罩“脱敏”的背后

  新华社记者桂涛

  要测量东西方文化的交融度,一只口罩或许就可管中窥豹。  

  随着欧洲成为新冠肺炎疫情“震中”,意大利人戒了贴面礼,英格兰人不再去酒吧看球,这场“二战后最严重的公共卫生危机”正改变越来越多欧洲人的生活方式,其中也包括对戴口罩的态度。如今在欧洲街头,戴口罩不再引来那么多怪异目光,这让当地不少华人华侨的纠结暂时得以放下,可在外出时放心戴上口罩。

  欧洲是外科手术口罩的诞生地,但大多数欧洲人从小受到的教育是,只有病人需要戴口罩,以防传染他人。过去几个月,德国、英国、意大利等欧洲多国都曾出现过华人因戴口罩遭受歧视、谩骂的事件,一名瑞士议员也因在议会开会时戴口罩被驱逐,理由是“扰乱会议秩序”。

  70多岁的英国人尼尔德告诉记者:“在英国,戴口罩的只有三种人——医护人员、建筑工人、抢劫犯。”显然,他对20世纪初“西班牙流感”肆虐期间欧美民众戴口罩抗疫的历史并不熟悉。

  过去几十年来,口罩逐渐退出了欧洲民众的集体记忆。因此,就有了“戴口罩防病”与“戴口罩的是病人”两种不同观念与行为的冲突。

  但如今,随着疫情中心转移以及中国抗疫成效显现,欧洲人对戴口罩的态度在不断调整。虽然至今仍少有西方政客在摄像机前戴口罩,一些人对戴口罩依然嗤之以鼻,但疫情的持续加重、媒体的密集报道,已让更多人意识到戴口罩在不同文化中有不同意涵,在欧洲戴口罩的人越来越多。

  这样的变化让人感慨。在全球化高度发达的今天,应对疫情本就更加需要各国加强交流与合作,更加需要有益经验的全球共享。然而不同文化的差异,给认知改变和借鉴学习增加了困难。这种困难,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可以克服解决的。

  疫情期间,口罩在中欧之间不断流动。中国发生疫情之初,欧洲华人华侨购买口罩捐赠回国;如今欧洲疫情告急,中国也投桃报李,用口罩等防护物资驰援欧洲多国。危难中的守望相助增强了中欧之间的信任,也让戴口罩跨越了文化差异,逐渐成为真诚交流与合作的又一成果。

  “全球化概念”首倡者之一、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马丁·阿尔布劳曾说,全球化的驱动力不仅是商品和生产的交换,也是知识的交换。欧洲人对口罩逐渐“脱敏”的过程,正为这一判断提供生动注脚。

 

(来源:北京新闻网)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北京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北京新闻网,转载请必须注明北京新闻网,http://www.hzmskj.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图说新闻

更多>>
 新型肺炎防控期北京出版

新型肺炎防控期北京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