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钟的艺术
古钟的艺术(文物有话说)
古钟铸造既是金与火的技术,也是形与声的艺术。一口造型精美、声音纯净的古钟实际上融合了古代材料学、化学、物理学、声学、美学等多学科成果。
古钟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蕴含着丰富的政治、音乐、军事、文学、民俗以及金属冶炼铸造技术等方面的历史信息,在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史中占有重要地位。
源流
中国古钟经历了从合瓦形的乐钟到圆筒形的梵钟前后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因此形成了两大古钟体系(如图表)。
早期乐钟
中国古代乐钟发轫于夏代,成型于殷商,兴盛于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先秦乐钟除具有乐器的一般功能外,更是当时礼乐制度的重要载体。乐钟具有了乐器和礼器的双重功能,根据器形可分为甬钟、钮钟、镈钟三类。西周时期形成了严格的乐钟使用制度。
秦统一中国,盛极一时的商周青铜文化逐渐走向衰落,随着先秦礼乐制度淡出历史舞台,青铜乐钟也逐渐归于沉寂。先秦礼乐文化的精神内核虽世代传承,乐钟的身影仍见于庙堂之上及大型国家祀典之中,但已经失去了它原有的功用。
历代梵钟
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的传播与道教的兴起,圆筒形梵钟开始广泛出现。
这是一种完全不同于先秦乐钟的古钟类型。自此,中国古钟的形制、声韵等都因其应用范围的拓展和使用功能的变化而发生了相应变化。这种新的古钟类型包括佛寺宫观使用的“佛道用钟”,还包括城市钟楼报时的“更钟”,以及朝堂禁宫安置的“朝钟”等。这些钟虽然用途迥异,但形制没有明显差别,自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后,一直沿用至近代,学术界将这一新的古钟类型泛称为“梵钟”。
梵钟的名称虽有“梵”字,但并不是随佛教传入中国,而是由古印度的“犍稚”(即敲击的木板)与中国的古钟文化结合而成。
梵钟的形制总体呈圆筒状,横截面为正圆形,与先秦乐钟的“合瓦形”造型有明显区别。梵钟自出现伊始,便以长江流域为界存在着显著的南北差异,其中北方钟底口为波形口,南方钟则为平口。
梵钟体量大小不一,造型各异,既有端庄厚重、体量硕大、声音浑厚的,也有小巧玲珑、体轻型小、声音悠扬的,但是它们都是用来烘托庄严与神圣的氛围。其流传用途之广,范铸之精,传世之多,成为今天我们所见古钟类文物的主流,具有鲜明的时代与地域特色。大钟寺古钟博物馆藏品中享誉海内外的明永乐大钟便是其中代表。
大钟寺古钟博物馆,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收藏、展览、研究中国古代钟铃类文物的专题性博物馆。收藏以明清时期的青铜古钟为主,同时也收藏有宋元明清时期的铁钟和近现代的青铜钟以及少量的外国钟铃,共五百余件套。
(薛俭为大钟寺古钟博物馆馆长,罗飞为大钟寺古钟博物馆副研究馆员,本报记者施芳整理。)
薛 俭 罗 飞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北京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北京新闻网,转载请必须注明北京新闻网,http://www.hzmskj.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专题展览在抗战馆举办
- 河北固安一工地发现辽代墓葬 内存壁画
- 这个暑期,屏幕上的“正能量”刷出超强“存在
- 铭记与传承 “纪念张学津先生诞辰80周年专场演
- 北京将举办百余场公益音乐演出 辐射人群预计超
- 省港罢工委员会旧址修缮提升 擦亮羊城红色文化
- 纪录片《重返刺桐城》海外首播 解码新晋世界遗
- 北京时装周本月15日启幕 近百场活动呈现“时尚
- 重走山东运河沿线:文化遗产传承凸显活态 更待
- 46场演出12次讲座6个夏令营 “打开艺术之门-20
- 01 作家蒋方舟:非常时期不应对人性过于苛责 要弥
最近一段时间,新型肺炎疫情的变化时时刻刻都在牵动中国人的心。...[详细]
- 2 作家蒋方舟:非常时期不
- 3 儿童文学要有精神底色—
- 4 “云复工”、 “云签约”
- 5 铸就中华民族博采众长的
- 6 作家沈大成:笔下世界像
- 7 演出按下暂停键 文艺院团
- 8 新晋普里兹克奖得主:构
- 9 毕淑敏:我希望,《花冠
- 10 “会飞的房子”书画大赛
- 11 没有颜料管 就不会有印象
- 12 毕布罗斯:现代文明的重
- 13 借助新媒体推广非遗闽剧
- 14 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考
- 15乘风破浪一壶酒,让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