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图书为啥火?
疫情图书为啥火?(读者之声)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与疫情有关的虚构和非虚构作品,引起了读者的热切关注。
毕淑敏以2003年非典为背景创作的长篇小说《花冠病毒》一度登上热搜,在旧书市场其价格更是一路攀升。在京东图书,它的二手书价格高达两三百元,其2012年2月首印版在孔夫子旧书网最高喊价已达800元。
  2020年春天,法国出版界突然发现,法国文学家加缪的著名小说《鼠疫》销量突然上升,比去年同期翻了好几倍。在中国,加缪的《鼠疫》、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理查德·普雷斯顿的《血疫——埃博拉的故事》占据了当当热销电子书top20的3个席位。
    
出版社快速做出反应,上海译文出版社加印5万册《鼠疫》,《血疫》也加印了5万册。
疫情文学不仅出现在各类推荐书单中,媒体对相关内容的引用,也提高了这些书的曝光度。而读者身处疫情之中,自然十分关心这样切身的话题,疫情文学阅读成为这个时期特殊的文化现象。
人在什么时候最渴望阅读?面临时代的危机、人生的危机、生活的危机乃至心灵的危机,最容易激发我们阅读的热情。
危机中,现实让人感到无奈、焦虑、孤独乃至不幸,容易产生萧瑟、落寞的心境。而艺术、诗歌和爱能够触及内心世界,由此产生的扩展到人类范畴的思考、情感会带来心灵的平和与自信。
马尔克斯在《霍乱时期的爱情》中说:“哪里有恐惧,哪里就有爱。”温暖、悲悯、坚定,这些人类的美德和精神品质,成为我们共克时艰、战胜病魔的力量。
在疫情初期重读《鼠疫》的科幻作家陈楸帆说,人们可从书中所记述的大瘟疫中汲取力量和经验教训,进而反思自己的生活。
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人类被一些相近的难题和危机所困,有着相同或相似的需求和渴望,也积累了很多应对的共同经验和智慧。这些共同经验、智慧和启示,就积淀、保留和贮存在优秀人文作品之中。
下一篇: 新知类图书:存一颗格物致知之心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北京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北京新闻网,转载请必须注明北京新闻网,http://www.hzmskj.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专题展览在抗战馆举办
 - 河北固安一工地发现辽代墓葬 内存壁画
 - 这个暑期,屏幕上的“正能量”刷出超强“存在
 - 铭记与传承 “纪念张学津先生诞辰80周年专场演
 - 北京将举办百余场公益音乐演出 辐射人群预计超
 - 省港罢工委员会旧址修缮提升 擦亮羊城红色文化
 - 纪录片《重返刺桐城》海外首播 解码新晋世界遗
 - 北京时装周本月15日启幕 近百场活动呈现“时尚
 - 重走山东运河沿线:文化遗产传承凸显活态 更待
 - 46场演出12次讲座6个夏令营 “打开艺术之门-20
 
-  01 作家蒋方舟:非常时期不应对人性过于苛责 要弥
          最近一段时间,新型肺炎疫情的变化时时刻刻都在牵动中国人的心。...[详细]
 - 2 作家蒋方舟:非常时期不
 - 3 儿童文学要有精神底色—
 - 4 “云复工”、 “云签约”
 - 5 铸就中华民族博采众长的
 - 6 作家沈大成:笔下世界像
 - 7 演出按下暂停键 文艺院团
 - 8 新晋普里兹克奖得主:构
 - 9 毕淑敏:我希望,《花冠
 - 10 “会飞的房子”书画大赛
 - 11 没有颜料管 就不会有印象
 - 12 毕布罗斯:现代文明的重
 - 13 借助新媒体推广非遗闽剧
 - 14 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考
 - 15乘风破浪一壶酒,让我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