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水车巧匠力挽断代之困 古法传承冀工艺永流传
兰州6月7日电 (张婧 高莹)选木、凿眼、拉卯、做榫楔、架辐条……78岁老兰州人段怡村手工制作黄河水车已有30多年,从小在黄河边听水车轰鸣声长大的他说,“顺着上游河水的冲击,木制车轮徐徐转动,水斗依次舀满水,随轴转动至最顶端时,桶口向下倾斜,水倒入掌盘,再流入木槽,自高泻下引入水渠灌溉农田。”
黄河水车是一种农田提灌设施,其外形挺拔壮美,结构疏密有致,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在兰州,虽说黄河穿城而过,但由于河岸距河面落差较大,早在明朝时期,两岸民众吃水靠肩挑驴驮,更没办法用河水灌溉农田。
图为78岁的段怡村介绍黄河水车结构原理。 张婧 摄
兰州水车的创制人段续深感当地农民屡遭干旱之苦,于是自备木料、聘请工匠、绘制图样,创建出后人俗称“祖宗车”的第一轮兰州水车。此后,兰州黄河两岸农民均依式仿造,用水车浇灌农田,收效显著。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兰州就有水车252轮,提灌面积达10万余亩,如巨龙之阵,十分壮观。
段怡村是段续的第20代孙,他说,水车浇灌节省人力、畜力,不仅成本低,还好管理。比如,直径18米的水车,定期在轴承间上点机油,一昼夜就能灌溉土地300亩。然而,自电力灌溉技术普遍应用后,水车逐年减少,制作者后继乏人,面临濒危状况,对黄河水车制作技艺的保护与传承迫在眉睫。
2018年4月底,兰州黄河风情线上的水车。(资料图) 殷春永 摄
“祖辈流传的老手艺,丢了可惜。”段怡村家族世代制作水车,除了生计需要,做水车更成为他们的家族文化代代相传,但在其父亲辈,由于受电力灌溉技术的冲击,手工技法面临断代危机。
为了不让这份技艺永久消失,在上世纪80年代末,段怡村开始走街串巷,请教当地老工匠,通过搜集文史资料的方式,遵循祖辈工艺制作工序,整理出一整套古老水车制作技法和诀窍。
随后,他在家翻箱倒柜,找出锤子、锉刀、尺子等一整套制作工具,从分析水情岸势、选用木料、设计图稿开始,研究古老水车的构造原理,并对其了如指掌,虽不乏失败经历,但几经修改图纸和返工,最终由小到大、从易到难,运用古法制作出一架架外观精美、榫卯构造的兰州水车工艺品。
随着水车古法工艺的保留,段怡村的手工技法也愈加精良,“无论是从匀称实用的结构美学,还是结实灵活的几何力学考虑,光一架水车的轮子就需要500多个木料配件,完全使用榫卯构架,制作楔子的角度和切面也有十分严格的要求。”
他还说,选料要根据水车不同规模而定,大水车采用俄罗斯樟子松、红松木,而小型水车则使用枣木、核桃木、香椿木等,如此才能避免水车因受热胀冷缩而导致榫楔散架不牢固的问题。
对于黄河水车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传承人段怡村来说,将这份祖辈流传下来的手艺继续传承下去,是他近20多年来所专注的事。后来,在当地官方的支持下,段怡村还设立了黄河水车制作技艺传习所。
目前,传习所共有学徒10多人,其中,包括他的儿子段祖宏。当记者走访该传习所时看到,他们父子2人正在工作台制作楔子。
“如今,对于走向商品市场的黄河水车来说,其观赏功能已经逐渐取代原有的灌溉功能,为了让这门老手艺流传下去,秘诀就是古法技艺。”段祖宏表示,自己向父亲学习制作黄河水车已有10年时间,相对于一度迎合市场而批量制作的生产商来说,他们的工艺更加追求品质。
段祖宏说,即使不使用一个螺丝、一颗钉子,也要让水车严丝合缝。同时,古法制作废工、废料,又耗时,但只有经得住时间考验和风沙打磨的水车,才是蕴含手艺背后文化的古法传承。(完)
上一篇: 青海千年宗日彩陶“变身”时尚用品
下一篇: 与7300年前的“神秘微笑”面对面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北京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北京新闻网,转载请必须注明北京新闻网,http://www.hzmskj.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专题展览在抗战馆举办
- 河北固安一工地发现辽代墓葬 内存壁画
- 这个暑期,屏幕上的“正能量”刷出超强“存在
- 铭记与传承 “纪念张学津先生诞辰80周年专场演
- 北京将举办百余场公益音乐演出 辐射人群预计超
- 省港罢工委员会旧址修缮提升 擦亮羊城红色文化
- 纪录片《重返刺桐城》海外首播 解码新晋世界遗
- 北京时装周本月15日启幕 近百场活动呈现“时尚
- 重走山东运河沿线:文化遗产传承凸显活态 更待
- 46场演出12次讲座6个夏令营 “打开艺术之门-20
- 01 作家蒋方舟:非常时期不应对人性过于苛责 要弥
最近一段时间,新型肺炎疫情的变化时时刻刻都在牵动中国人的心。...[详细]
- 2 作家蒋方舟:非常时期不
- 3 儿童文学要有精神底色—
- 4 “云复工”、 “云签约”
- 5 铸就中华民族博采众长的
- 6 作家沈大成:笔下世界像
- 7 演出按下暂停键 文艺院团
- 8 新晋普里兹克奖得主:构
- 9 毕淑敏:我希望,《花冠
- 10 “会飞的房子”书画大赛
- 11 没有颜料管 就不会有印象
- 12 毕布罗斯:现代文明的重
- 13 借助新媒体推广非遗闽剧
- 14 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考
- 15乘风破浪一壶酒,让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