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冷知识:别名超过20个,能否互祝快乐?
北京6月25日电(记者 上官云)端午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丰富多样的习俗至今仍在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一抹亮色。
不过,近来有关端午节文化内涵、习俗的一些讨论成为热门话题:它为何有那么多的名称?它在古代最初并非是吉祥的节日吗?能不能互祝“快乐”?
针对上述问题,记者在采访专家时了解到,端午节的不少习俗都比较有娱乐性,也可以互祝快乐。而这个节日,也是一个充满了人伦温情的重要生活节点。
资料图:此前,端午民俗展示活动在福建民俗博物馆举行,身穿汉服的少女演示了取午时水、沐兰汤、点雄黄、挂香囊等端午传统习俗,吸引了许多游客围观。图为取午时水仪式。中新社记者 吕明 摄
它为何有多个“别名”?
端午节的一大特点,就是名称繁多。曾有人做过统计,它的名称、叫法超过二十个,其中人们比较熟悉的有“端五”、“夏节”、“五月节”、“女儿节”等等。
这些名字的由来和端午本身的习俗、文化内涵有关系。在古汉语中,“端”有开头、初始的意思,称“端五”也就是“初五”。《风土记》提到“仲夏端午。端者,初也。”
另外,古人纪年使用天干地支,以此推算,一般农历第五个月正是“午月”,而午时又被认为是“阳辰”,所以端午也叫“端阳”。
如上所述,端午节是农历五月五日,五、午同音,五、五相重,所以它又名“重午节”或“重五节”,有些地方也叫“五月节”。
有意思的是,此时的一大习俗是吃粽子,古人曾有个小游戏,就是吃完粽子会比较一下各自解下粽叶的长度,粽叶长一些的那个人就算胜了,所以就有“解粽节”之称。
明代,沈榜《宛署杂记》中亦提到:“五月女儿节,系端午索,戴艾叶、五毒灵符。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饰小闺女,尽态极研。出嫁女亦各归宁,因呼为女儿节。”
最初并非吉祥节日?
花样繁多的别名,也在一方面印证了端午节悠久的历史和重要性。不过,有一种观点称,农历五月五日早先并不是良辰吉日,端午节也不是一个吉祥节日。
资料图:为迎接端午节的到来,青海省平安驿举办海东市首届河湟香包比赛,共有来自互助、循化、平安、乐都等6个地区的1500余件样式精美、造型独特的手工香包作品亮相。中新社记者 马铭言 摄
查阅资料可知,汉代有的地方认为五月是“恶月”,五日是“恶日”,甚至有“不举五月子”之俗,即此时出生的婴儿,无论是男或是女都不能抚养成人,一旦抚养则男害父、女害母。
此外,还有“五月到官,至免不迁”、“五月盖屋,令人头秃”等说法。东汉王充《论衡》中还正经八百解释一番:“夫正月岁始,五月盛阳,子以(此月)生,精炽热烈,厌胜父母,父母不堪,将受其患。”
这个说法,有可能跟夏天炎热的天气有关。民俗专家萧放称,夏至时节天气湿热,极易造成人们身体不适;蚊虫叮咬也易于造成疾病流行。
因此,早在汉代,这一时节被看作“黑色时间”,人们为了驱邪避害,确实会采取许多措施。
过端午节不能说“祝你快乐”?
上一篇: 屈原后裔倡议打造“中国诗河汨罗江”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北京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北京新闻网,转载请必须注明北京新闻网,http://www.hzmskj.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专题展览在抗战馆举办
- 河北固安一工地发现辽代墓葬 内存壁画
- 这个暑期,屏幕上的“正能量”刷出超强“存在
- 铭记与传承 “纪念张学津先生诞辰80周年专场演
- 北京将举办百余场公益音乐演出 辐射人群预计超
- 省港罢工委员会旧址修缮提升 擦亮羊城红色文化
- 纪录片《重返刺桐城》海外首播 解码新晋世界遗
- 北京时装周本月15日启幕 近百场活动呈现“时尚
- 重走山东运河沿线:文化遗产传承凸显活态 更待
- 46场演出12次讲座6个夏令营 “打开艺术之门-20
- 01 作家蒋方舟:非常时期不应对人性过于苛责 要弥
最近一段时间,新型肺炎疫情的变化时时刻刻都在牵动中国人的心。...[详细]
- 2 作家蒋方舟:非常时期不
- 3 儿童文学要有精神底色—
- 4 “云复工”、 “云签约”
- 5 铸就中华民族博采众长的
- 6 作家沈大成:笔下世界像
- 7 演出按下暂停键 文艺院团
- 8 新晋普里兹克奖得主:构
- 9 毕淑敏:我希望,《花冠
- 10 “会飞的房子”书画大赛
- 11 没有颜料管 就不会有印象
- 12 毕布罗斯:现代文明的重
- 13 借助新媒体推广非遗闽剧
- 14 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考
- 15乘风破浪一壶酒,让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