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国际新闻 >

综述:多国改写新冠疫情发展时间线

2020-05-11北京新闻网编辑:北京新闻网浏览:


  新华社北京5月8日电 综述:多国改写新冠疫情发展时间线

  新华社记者

  随着对新冠疫情的调查研究不断深入,多个国家的疫情发展时间线被改写,出现疑似“零号病人”或疫情本地传播的时间点被大幅前推。法国医院对先前样本的重新检测显示,有去年12月底的病例样本新冠病毒检测结果呈阳性;7日又有消息说法国最早出现新冠疑似病例的时间可能追溯到去年11月16日。美国、英国等国也有迹象显示新冠病毒在当地传播时间比以前认为的更早。

  位于法国大东部大区科尔马市的阿尔贝·施魏策尔医院7日发表公报说,该医院医学影像部门主任米歇尔·施米特医生对2019年11月1日至2020年4月30日期间该院完成的2456张胸部影像进行了复查。他初步筛选出“符合”或“具有典型”新冠肺炎症状的底片,再请另外两位资深放射科医生进行第二次和第三次复核。结果显示,在该院患者中,最早的疑似新冠病毒感染病例可追溯到去年11月16日。

  另一项研究的证据更加确凿。法国巴黎公立医院集团下属两家医院的重症监护部门负责人伊夫·科昂3日对法国媒体说,他所在的两家医院位于巴黎附近的塞纳-圣但尼省,近期对去年12月至今年1月期间从24名肺炎患者身上采集的样本重新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一名去年12月27日入院、现已痊愈的男子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他患病前一段时间内没有任何旅游外出活动。研究人员已经在《国际抗微生物制剂杂志》上在线发表了相关论文。

  这些发现可能将法国及欧洲出现首例新冠病例的时间点大幅前推。此前法国政府宣布首次确诊新冠病例时间为1月24日,当时也是欧洲首次报告新冠确诊病例。

  美国疫情发展的关键节点也被改写。美国官方数据曾显示,美国1月20日确诊首例新冠病例,2月29日报告首例新冠死亡病例。但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县政府公共卫生部门4月21日公布的检测报告显示,早在2月6日当地就有人死于新冠肺炎,当时这名死者被误认为死于流感。

  圣克拉拉县行政长官杰弗里·史密斯近日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新确认的最早新冠死亡病例表明,新冠病毒早在今年1月甚至更早就已开始在加州传播。南加州大学公共政策学院教授尼拉杰·苏德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也表示,一旦开始有死亡病例,就表明新冠患者在总人口中已有相当高比例,并且病毒在社区已存在较长时间。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等机构研究人员日前发表在《感染、遗传与进化》期刊上的一项研究说,基因分析显示新冠病毒可能去年年底已在全球广泛传播。该研究团队分析了来自全球新冠病毒感染者的超过7500个病毒基因组数据,认为这些新冠病毒的同一祖先来自2019年年底,这可能是新冠病毒从自然界跳跃到人类宿主的时间。

  为了还原新冠疫情早期传播情况,很多国家都在追溯本国“零号病人”。“零号病人”往往用来指称第一个受感染的流行病患者,确认“零号病人”对于病毒溯源和疫情防控有着重要价值。

  英国《每日电讯报》3月25日一篇报道说,名为达伦·布兰德的英国人被怀疑是英国的“零号病人”。1月15日至19日期间,他曾前往奥地利伊施格尔滑雪,回国后出现感染新冠病毒典型症状,与他一起前往伊施格尔的两名丹麦朋友和一名美国朋友也出现了类似症状,后来他居住在英国梅尔斯菲尔德的妻子、孩子以及当地很多人也相继出现症状。此前英国官方首次报告新冠确诊病例是在1月31日。

  美国新泽西州埃塞克斯县贝尔维尔市市长迈克尔·梅尔哈姆日前表示,他近期接受的新冠病毒抗体检测结果呈阳性,他认为自己去年11月生病就是因为感染了新冠病毒。梅尔哈姆说,当时医生诊断他得了流感。他当时没有接受流感测试,也没有出国旅行史。

  这无疑给美国“零号病人”的出现时间画上一个大问号。美国公共卫生专家认为,新冠病毒可能今年头两个月已在美国悄然传播,但当时检测量很少,接受检测的条件严苛,使得许多疑似患者根本没条件确诊,上述因素也可能导致美国的“零号病人”像前述首例死亡病例一样“未被及时发现”。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刘培培4月底在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记者会上说,追溯“零号病人”涉及非常繁杂的数据量,加上早期新冠病例可能处于无症状感染状态、缺乏就诊记录,追溯难度很大。各国也需追溯本国的“零号病人”,希望能携手开展相关工作。

  世卫组织卫生紧急项目执行主任迈克尔·瑞安在6日记者会上谈到法国通过重新检测样本发现更早病例的情况时说,重新检测先前采集的样本是业内比较谨慎的做法。如果病人有严重疾病而当时医生又无法做出诊断,医院通常会将样本冷冻,以便将来重新检测并诊断。他期待其他国家的研究人员也能开展类似调查,或许可由此获得更多疫情相关信息。(参与记者:郭洋、陈晨、徐永春、谭晶晶、张家伟、刘曲)

(来源:北京新闻网)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北京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北京新闻网,转载请必须注明北京新闻网,http://www.hzmskj.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图说新闻

更多>>
美疾控中心:实际新冠感

美疾控中心:实际新冠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