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财经要闻 >

新型智慧城市是“长”出来的,不是“建”出来的

2021-03-20北京新闻网编辑:北京新闻网浏览:


编者按:办证免排队、不见面审批、全息感知的交通监测……当前,新型智慧城市发展势头正劲,呈现“百舸争流”之势。怎样建设才能不走弯路?智慧城市何时才能真正“开花结果”?它的未来将走向何方?这些问题值得深入探讨。紫光股份董事长兼新华三首席执行官于英涛从产业角度给出了自己的思考,在他看来,新型智慧城市是“长”出来的,不是“建”出来的。最终,当所有人投身于新型智慧城市,新型智慧城市也必须惠及到所有人。

新型智慧城市是“长”出来的,不是“建”出来的

紫光股份董事长兼新华三首席执行官于英涛

新冠肺炎疫情这面镜子,让我们在健康码等各类智慧应用中,看到了新型智慧城市系统的独有优势,同时也照出了新型智慧城市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或者说是新型智慧城市的更大价值还有待进一步发挥和挖掘。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目前新型智慧城市呈现出“一面火焰、一面海水”的图景。面对新型智慧城市美好的发展愿景,城市规划者们蜂拥而至,“建”得轰轰烈烈,但始终走不出“开花不结果”的怪圈,其根本原因在于大家仍停留于“以工业时代的见识谋划数字时代的发展”,没有真正意识到新型智慧城市是“长”出来的,不是“建”出来的。

我认为,“新型智慧城市不是建出来的、买出来的、包出来的,而是长出来的。长出来的新型智慧城市,一定不是无组织的外壳,它应该是不同部分、不同模块、不同应用、不同技术,相互支撑、相互协作、数据共享、网络互联的一个可自我调节,可持续生长的有机生命体。这其中有三个要点需要首先理清——‘人’是出发点,是这个生命体的主体,切入点是‘城’,是这个生命体的载体,突破点是‘智’,是这个生命体智力的体现,三者相互融合,相互赋能,最终带给每座城市各自不同的生命轨迹,无限逼近未来。”

新型智慧城市是“长”出来的,不是“建”出来的

新华三建设呼和浩特城市数字大脑 ,打造中西部智慧城市新样板

“建”的思路问题多多,“长”的真谛必须领悟

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成果,是检验城市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基于技术的进步和敏锐深刻的洞察,能够带来多少方便、快捷、高效、自动化的应用,将决定一座城市,未来是否可以让人拥有更自由的选择空间、更便捷的发展路径,以及更舒适的生活体验。

德勤发布的《超级智能城市2.0:人工智能引领新风向》报告显示,中国超过89%的地级以上城市都在建设新型智慧城市,在建总数为500个,接近全球智慧城市建设数量的一半。然而在“建”这一工业认知的引导下,我们看到的新型智慧城市,不少还是浮于表面的“花架子”、个别领域的“试验田”、部分地区的“小盆景”,在城市治理和服务中往往“治标不治本”。

新型智慧城市是“长”出来的,不是“建”出来的

新华三构建数智治理体系,打造郑州高新区智慧城市实验场

大多数城市都配置了不少“软硬件”,却忽略了用,本地业务响应能力差,应用生态少,或者动辄上亿元做的APP,无人问津;大多数城市都意识到了“数据”的关键性,但建设的各种库却沦为摆件,没有激发数据活力、没有激活数据要素,最终无法有效转化为数据资产,释放数据的价值;大多数城市都在专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却没有看到比技术更难、比光鲜的城市表面更重要的是解决人的问题,忽视了将“人”的发展和“城”的建设相统一……特别是“重建设轻运营”所导致的业务应用匮乏、简陋,甚至不可用;我们看到大量智慧城市智能运行中心沦为装点的门面,在片面追求大而全中,忽略了新型智慧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根本诉求,造成资源闲置,形成智慧“烂尾”。

想要实现新型智慧城市由“做了”到“做到”,乃至“做好”的跃迁,必须从“建”的错误认知与路径走出来,并着重思考如何“长”出智慧城市。

“长”成参天大树的五个秘诀,缺一不可

新型智慧城市的生长轨迹是一个永无止尽向前、向上的动态过程。我认为,新型智慧城市“长”好至少要具备五个条件:良好的生态环境、充足的养分、合适的土壤、优质的种子,以及园丁等所有人的陪伴与呵护。

1、良好的生态环境——“统”

(来源:北京新闻网)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北京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北京新闻网,转载请必须注明北京新闻网,http://www.hzmskj.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图说新闻

更多>>
减少二十项 新版市场准入

减少二十项 新版市场准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