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财经要闻 >

地方债提速发行积极财政“抗疫”加码

2020-03-04北京新闻网编辑:北京新闻网浏览:


近日,多地逐渐恢复发行地方债,密集披露新的发行计划,业内专家预计3月将迎来发行高峰。此前,财政部已经分两批提前下达今年地方债限额合计超过1.8万亿元,助推地方债早发行、早使用,让资金加速落地到项目中形成实物投资。作为积极财政的一个重要发力点,地方债加码助力抗疫情稳经济的作用将进一步显现。

为加快地方政府债券发行使用进度,经国务院决定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近期财政部提前下达2020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8480亿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5580亿元、专项债务限额2900亿元。此前,2019年11月底财政部提前下达2020年新增专项债券额度1万亿元,其中东部地区4676亿元、中部地区2914亿元、西部地区2410亿元。由此,两次共提前下达2020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18480亿元,其中专项债务限额12900亿元。

财政部数据显示,2020年1月,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7850.64亿元,全部为新增债券。其中,专项债7148.21亿元,占提前下达额度12900亿元的55.4%,河南、四川等地已相继完成2020年首批专项债券发行工作。

Wind数据显示,2月地方债发行规模下滑,截至2月26日地方债发行了4420.83亿元,较1月发行规模明显下降。不过,随着新增限额的下达,地方债发行节奏开始加快,多地密集披露了新的发行计划。

中国国际期货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汤林闽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目前,提前下达的地方政府新增债务限额共计18480亿元,提前发行新增债的发行完成时间应当在3月底前,1月发行了7850.64亿元,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月至今仅完成发行4000多亿元,由此推算,3月新增地方债发行量是剩余的约6000亿元,再加上还需发行的到期偿还债务,预计3月份地方债发行规模可能接近甚至超过1月的发行规模,达到7000亿至8000亿元,迎来年内又一个发行高峰。

近期,中央和国家部委层面接连就抗击疫情背景下,发挥好积极财政政策的作用、发挥有效投资关键作用等方面作出部署。2月21日召开的政治局会议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会议还指出,发挥好有效投资关键作用,加大新投资项目开工力度,加快在建项目建设进度。

2月24日,财政部召开部党组会议明确,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规模,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的原则,指导地方做好项目储备和前期准备工作,尽快形成有效投资。

汤林闽指出,在当前抗击疫情、稳定经济的背景下,财政政策是能够对稳经济产生决定性影响的政策因素之一。特别是通过稳定和促进有效投资,来稳定经济和就业,是财政政策最能够发挥功效的领域,必须做好这方面工作。地方债尤其是专项债在稳投资中将发挥关键作用,一方面,有助于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和就业稳定;另一方面,有助于铺垫企业投资环境,增强企业投资信心,引导和拉动社会投资。

在他看来,财政部两次提前下达地方债额度,一方面,能够促使地方政府更早、更多地跟进政府投资项目,到位建设资金,形成实物工作量,从而实现稳经济效果;另一方面,第一次提前下达2020年新增地方债额度占全部提前下达额度约54%,留有余地,第二次提前下达额度,则明显体现了财政政策向加力增效、“更加积极有为”的方向调整。这能够传递政策信号,提振企业信心,并稳定市场预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杨志勇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目前来看,疫情防控已有阶段性成效。只要防控到位,疫情影响只是短期的,短期影响可以通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加快改革得以消除。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财政赤字率可以进一步提高,同时专项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再扩大发行规模。在进一步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中财政收入压力会加大,积极财政可通过扩大发债规模提供财力支持。

中诚信国际研究部指出,预计专项债发行节奏将持续加快,发行规模也将大幅增长。从资金投向看,投向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资金比重或将大幅增加,此外,为了促进有效投资,预计今年专项债在重点领域项目中资本金的使用比例或将明显提高。随着更多“稳增长”的投资项目开工建设,项目收益专项债的比例将进一步扩大,持续助力补短板。提前下达新增专项债限额或将对今年年初的基建投资增速形成较为有力的支撑。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此前表示,下一步,为更好发挥专项债券的作用,重点从四个方面加强管理:一是加快工作进度。要求相关地区做好专项债券发行使用工作,早发行、早使用,确保今年初即可使用见效,尽早形成对经济的有效拉动。二是加大项目储备。要加快建立专项债券的高质量项目储备和前期准备、评估遴选等工作机制,确保储备一批、发行一批、施工一批、接续一批,形成拉动经济的长效机制。三是严防项目风险。要求所有专项债券项目都必须合格合规,所有项目都必须符合专项债券管理条件,切实防范风险,防止一哄而上,确保项目建设取得实效。四是加强监管措施。按照专项债券穿透式监管要求,全过程跟踪了解专项债券发行使用情况。(记者 孙韶华)


(责编:庄红韬、杨曦)

(来源:北京新闻网)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北京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北京新闻网,转载请必须注明北京新闻网,http://www.hzmskj.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图说新闻

更多>>
减少二十项 新版市场准入

减少二十项 新版市场准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