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财经要闻 >

我国加快发展农村寄递物流进一步便利农产品出村进城

2021-09-07北京新闻网编辑:北京新闻网浏览:


农村寄递物流是农产品进城、消费品下乡的重要渠道之一,对满足农民生产生活需要、释放农村消费潜力、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近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要求分类推进“快递下乡”,提升农村快递服务水平,并确定了完善农村寄递物流体系的措施。

8月18日,国家邮政局党组书记、局长马军胜在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表示,加快发展农村寄递物流,进一步便利农产品出村进城、消费品下乡进村,是推进乡村振兴、增加农民收入、释放农村内需潜力的重要举措。

完善农村寄递物流体系 让消费品更好进村

近年来,我国邮政快递业在推动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取得新突破。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农村地区快递的收投量已经超过200亿件,较去年同期增长了30%以上。与此同时,农村寄递物流体系也存在末端服务能力不足、基础设施薄弱等一些突出问题,亟待完善顶层设计,加强体系建设,提升发展质效。

马军胜指出,要进一步强化农村邮政体系的作用,在保证邮政普遍服务和特殊服务的前提下,加强农村邮政基础设施和服务网络共享,推动乡镇邮政网点办理政务便民服务等公共服务,支持邮政企业为农村电商提供寄递、仓储、金融一体化服务,实现“一网多能”。

“国家邮政局将积极推动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让消费品更好进村。”在7月26日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家邮政局副局长陈凯表示,在网络布局上,将加强农村邮政体系建设,注重发挥邮政网络在边远地区的基础支撑作用,提升农村邮政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在发展路径上,将健全末端共同配送体系,统筹农村地区邮政、快递、交通、供销、商贸流通等相关资源,推广共同配送模式。

陈凯表示,完善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将有助于进一步满足广大农民对更高标准、更多种类的寄递服务需求,充分发挥邮政快递业在服务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

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快递进村” 让农民网购不再难

近年来,农村电商快速发展,农民消费选择更多、更加便利。但是一些农村物流配送网络还不健全,目前有不少农村地区网购商品还送不进村,农民仍然面临网购收货难、退货难等问题。

因此,如何将网购商品及时送达建制村,让农村群众能够享受到与城市居民相同的快递服务,是我国邮政快递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马军胜指出,要分类推进“快递进村”工程,在东中部农村地区,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在西部农村地区,注重发挥邮政在末端寄递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强与快递、供销等合作,扩大快递进村覆盖范围;引导企业完善符合农村实际的分配激励机制,落实总部责任,加大对快递进村的政策支持力度,保障农村快递网络可持续运行。

据陈凯介绍,2019年,我国已实现建制村村村通邮。截至目前,主要快递品牌乡镇网点覆盖率达98%。“不少村委会、便利店、农村小超市承接了部分快递代收代转的功能,为农民群众在家门口收快递提供了便利。”

陈凯指出,国家邮政局将建设300个快递服务现代农业示范项目。“目前,我们已经涌现出广西玉林百香果、陕西宝鸡猕猴桃、湖北宜昌脐橙等快递服务农业的金牌项目,各项目年农产品发件量均超1000万件。”

国家邮政局市场监管司司长金京华表示,“快递进村”要坚持因地制宜,实行分类推进。在东中部地区,“快递进村”的推进速度会更快,水平也会相对较高。这就需要把更多的工作重点放到如何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上来,要促整合、建机制、重协作,推广抱团进村、直接设点等模式。

而在西部地区以及在东中部经济相对没那么发达的一些地区,就应当注重发挥邮政企业和交通运输企业的网络优势,调动各类社会资源参与,先解决“最后一公里”“通不通”的问题。

取消不合理、不必要限制 简化农村快递网点备案手续

我国农村快递市场发展时间较短,在网络密度、服务深度等方面与城市网点相比,还有不小差距。未来应该如何保障农村快递网点的稳定运行,促进农村快递市场的健康发展?

马军胜表示,要深化寄递领域“放管服”改革,取消不合理、不必要限制,鼓励创新发展农村快递末端服务,加强寄递物流服务监管,促进公平竞争,保障群众合法权益。要依法查处未按约定地址投递和违规收费等问题,保障群众合法用邮权益。督促各品牌企业按区域公布服务深度情况,健全末端共同配送服务体系;推动落实地方责任,将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纳入各级城乡建设相关规划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范畴。

(来源:北京新闻网)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北京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北京新闻网,转载请必须注明北京新闻网,http://www.hzmskj.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图说新闻

更多>>
减少二十项 新版市场准入

减少二十项 新版市场准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