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财经要闻 >

推动在线教育迈向高质量发展(消费视窗·降低疫情影响稳定居民消费③)

2020-03-14北京新闻网编辑:北京新闻网浏览:


推动在线教育迈向高质量发展(消费视窗·降低疫情影响稳定居民消费③)

 

  疫情期间,在线教育机构纷纷推出新产品、新服务,吸引众多消费者使用。图为一位小学生正在上直播课。
  人民视觉

 

  核心阅读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大中小学延期开学,线下教育培训停课,在线教育消费迎来快速增长,各类新模式、新技术、新业态纷纷涌现,刷新用户消费体验。未来,在线教育要迈向高质量发展,还须从师资、产品、服务等多方面发力

  

  在线教育发展快

  疫情期间,不少尚未触网的潜在用户开始尝试在线教育,在线教育的整体渗透率与获客效率都将得到提高

  “寒假时我给孩子报了线下培训班,疫情发生后都换成线上课了,课程总费用较之前降低一半多。”江西南昌市西湖区居民侯润学说。

  近日,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的“疫情对互联网行业发展影响”专项研究结果表明,疫情冲击之下也催生了消费新习惯,线上产业链迎来发展机遇,在线教育面临广阔的市场空间。

  根据百度搜索大数据,关键词“在线教育”的搜索指数从年前1月17日的300增长到2月10日的接近5000,近一个月教育类行业的百度网盘企业用户数量最多。北京贵士信息科技公司的调查数据显示,教育学习 APP每日活跃用户数从平时的8700万上升至疫情期间的1.27亿,升幅46%,其中基础教育(K12教育)的每日活跃用户数增加了2300多万。

  “人们教育培训类消费需求是庞大的,在线教育平台为用户学习提供了有力支撑。”网易有道CEO周枫说。去年底发布的《2019年第三季度中国在线教育行业数据报告》显示,2019年全年在线教育市场规模预计超3100亿元;作业类、单词类APP仍最受用户欢迎,是用户数最多的两类在线教育产品。

  “疫情期间,不少尚未触网的潜在用户开始尝试在线教育,在线教育的整体渗透率与获客效率都将得到提高。”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人文学院执行院长于长江说。

  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刘兴亮认为,我国有1.8亿中小学生,随着人们对在线教育认知的加深,未来在线教育消费市场规模还将持续扩大,在线教育前景看好。

  消费体验亮点多

  新模式、新业态、新技术纷纷应用,新增用户大多来自下沉市场

  录播、直播、点播;一对一教学、双师直播教学;学科辅导、心理辅导、职业生涯规划……疫情期间,在线教育呈现诸多亮点,新模式、新业态、新技术应用刷新消费体验。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线上教学有多种方式,比如个人直播、录制授课、慕课(MOOC)授课、专用教室直播等。一些机构推出体验课程,允许用户先期试听、试看。一些机构将人工智能技术用到在线教育中,在还原线下学习体验、提供个性化评测反馈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新模式带来新体验。

  “在猿辅导网课课堂上,学生可以实时与老师视频连线,还可以在屏幕上用拖曳、连线等互动操作来完成习题作答。这种强互动性、高交互体验的授课方式,让学习变得轻松又有趣。” 猿辅导在线教育副总裁李鑫说。

  疫情期间,不少在线教育机构推出免费公益课,受到人们欢迎。1月29日,有道精品课向全国中小学生免费推出开学名师直播课,由名校老师在线教授学科重难点知识;杭州铭师堂教育联合社会力量,面向湖北中学生推出“暖春行动”心理公益活动,提供心理直播课等服务;“开课啦”面向全国所有用户推出初中开放课程;面向高中生的“升学e网通”向全国数千余所高中提供了相应的网课资源及技术支持;粉笔网给高校学生提供了1500多节职业考试公益课。

  ——下沉市场正成为争相掘金的新“蓝海”。

  据北京贵士信息科技公司的调查数据,在线教育新增流量大多来自下沉市场(即三线及以下城市以及县镇、乡村地区)。今年春节后,在线教育学习APP新增用户中,三、四、五线及以下城市的占比分别为29.2%、24.2%、15.5%,合计占比近70%,较春节前提高约10个百分点。

  “国内的教育机构正在充分发挥技术的作用,推动在线教育向三线及以下城市下沉。”周枫介绍,从有道精品课全国名师直播课的用户分布来看,用户下沉趋势明显,三线及以下城市用户占比将近七成。

  “以前主要是一二线或者省会城市家长使用在线教育产品及服务,今后,在线教育将会更多触及三线及以下城市,越来越多用户能享受到与一线城市一样的优质教育资源。”杭州铭师堂教育总经理梁杰说。

  ——大数据助力,教学方式更有针对性。

(来源:北京新闻网)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北京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北京新闻网,转载请必须注明北京新闻网,http://www.hzmskj.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图说新闻

更多>>
减少二十项 新版市场准入

减少二十项 新版市场准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