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财经要闻 >

全面强化稳就业举措(有的放矢)

2020-03-14北京新闻网编辑:北京新闻网浏览: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习近平总书记在2月23日召开的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指出,全面强化稳就业举措。当前,应对疫情冲击稳就业,需要“五力”并举。

  增强企业创造和稳定就业岗位能力。稳就业的关键是稳企业,企业稳则就业稳。由于中小微企业贡献了全部企业就业岗位的80%以上,因此,稳企业的关键是稳中小微企业。现在,许多企业已经开始复工复产,但给中小微企业一个缓冲期,仍是稳就业的重要前提。对此,国家已经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关键是把这些政策措施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不能发生“梗阻”。大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比较强,在稳就业方面应该发挥带头作用和特殊作用。一方面,充分释放“外溢效应”,带动中小微企业发展;另一方面,可以多吸纳劳动力,特别是增加应届高校毕业生招聘指标。对大企业来说,这既是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也是储备高质量人力资本的契机。

  提升创业带动就业能力。创业具有倍增的就业效应,越是发生疫情,越要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作用。经过多年的“双创”激励,我国已经成为创业的沃土。今年新设市场主体增长情况,直接关系到就业目标的实现。为此,要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切实降低创业的门槛和成本,降低中小微企业的经营成本,增强创业企业的活跃度,提高创业的回报率。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帮助个体工商户尽快恢复营业。结合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鼓励农民工在乡或返乡创业就业。

  提高劳动力市场供求匹配能力。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就业规模不断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不断打破劳动力市场的城乡分割和体制性分割,增强劳动力的流动性。为更好地促进社会流动,去年年底,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促进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当前,除疫情严重和扩散风险高的地区外,要尽快取消对劳动者外出和流入返岗的不合理规定,通过跨区域点对点劳务协作等方式有序组织农民工返岗,进一步促进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当然,无论用人单位还是劳动者个人,都要做好卫生防疫、体温检测等安全保障工作。同时,充分发挥网络在招聘信息发布、简历投递、面试、手续办理等方面的作用。

  强化劳动者素质提升能力。疫情过后,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用工需求等都会发生一些变化,如城市治理、公共卫生、医疗健康等将得到更多重视,线上场景将加速对线下场景的替代,非接触型经济将快速发展等。面对这些变化,劳动者必须不断调整和提升技能。要深化教育体制和教育体系改革,更好体现就业优先战略和就业优先政策,使教育与劳动力市场在数量、结构和质量上更好匹配。同时,加大在职培训和技能培训力度,特别是对受这次疫情影响而下岗的人员或需要转换工作岗位的人员,提供专门的培训和更便捷的学习机会。

  加强重点群体就业保障能力。今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874万人,同比增加40万人。国务院已决定今年适当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和专升本规模。人社部、教育部等部门采取了很多措施,通过信息网络来推进招聘和办理相关手续。尽管如此,高校毕业生就业仍面临较大压力。各高校要更加积极有为,努力为毕业生就业创造条件,同时多吸纳毕业生作为科研助理和教学助理。对于农民工,除了加快有条件的企业复工复产,还可以充分发挥城市和农村两个劳动力市场的作用,鼓励并支持农民工留在家乡就业创业,参与乡村振兴。此外,对受疫情影响的就业困难人员应加强就业援助,为他们创造更多公益岗位。

  (作者为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 人民日报 》( 2020年03月11日 09 版)

(责编:栗翘楚、庄红韬)

(来源:北京新闻网)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北京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北京新闻网,转载请必须注明北京新闻网,http://www.hzmskj.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图说新闻

更多>>
减少二十项 新版市场准入

减少二十项 新版市场准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