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财经要闻 >

77.2%受访者坦言今年玩电子游戏频率增加

2020-09-17北京新闻网编辑:北京新闻网浏览:


原标题:77.2%受访者坦言今年玩电子游戏频率增加

疫情发生以来,看电影、唱K等活动减少,在家打游戏成了很多年轻人主要的休闲娱乐项目。日前,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游戏出版工作委员会和中国游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年1-6月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2020年1-6月,国内游戏市场营销收入1394.93亿元,同比增长22.34%。今年你玩游戏的频率增加了吗?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问卷网,对1017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7.2%的受访者今年玩电子游戏的频率增加了,65.5%的受访者每天玩游戏超过2小时,53.2%的受访者坦言自己因为玩游戏视力下降了。

65.5%受访者每天玩游戏超过2小时

朱天宇(化名)是北京某高校大三学生,居家学习期间,他几乎每天都要玩3个小时以上的手机游戏,时长至少是他在校期间的两倍。“在学校时,我课余时间还能和同学打打球。在老家外出减少,拿起手机就会点开游戏App看一看,经常有朋友拉我一起玩,不知不觉两三个小时就过去了”。

“2月下旬开始,我迷上一款竞速游戏,玩得最起劲儿的时候,每天能打七八个小时。”家住山东潍坊的张媛回忆,2月下旬和3月上旬,她打游戏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几乎每天都会打游戏打到凌晨两三点,然后睡到第二天中午,一睁眼又拿起手机做当日游戏任务,拉队友“上分”。

调查显示,77.2%的受访者今年玩电子游戏的频率增加了。受访者中,有这种情况的男性比例(80.8%)高于女性(72.7%),00后的比例(83.3%)高于90后(82.2%)和80后(74.5%)。

在时间上,65.5%的受访者每天玩游戏超过2小时,其中56.8%的受访者在2-4小时,8.7%的受访者在4个小时以上。30.6%的受访者玩游戏在2小时以下,3.9%的受访者表示不好说。每天玩游戏超过4小时的00后受访者比例高于其他年龄段。

厉子成(化名)是某网络营销公司项目经理,手机里装的游戏App不低于5款。他估算,光是游戏设备,包括游戏电脑、掌机、体感游戏机等,就已经花了两万多元。“今年在家时间长,游戏充值花费应该多了一倍,还买了一款2000多元的热卖游戏机”。

调查显示,在电子游戏充值和买设备等方面,74.2%的受访者今年的花费未超过1000元,其中,16.8%的受访者花费在100元以下,38.6%的受访者花了100元-500元,18.8%的受访者花了500元-1000元。4.6%的受访者花了1000元-3000元,1.2%的受访者花费超过3000元。20.0%的受访者今年没在电子游戏上花过钱。

张媛告诉记者,她之前几乎不玩电子游戏,是因为在家无聊,看到朋友玩,才注册。“在家那段时间,和俱乐部的小伙伴一起打游戏,给我带来很多欢乐。我也没想到自己会那么上瘾,一个月内就充值了800多元,主要是买游戏赛车和车手皮肤”。

张媛现在玩游戏少了,但手机里还留着那款游戏,“无聊时,或者因为一些事情心烦时,还是会玩两把”。

在玩游戏的动机方面,受访者玩游戏主要是为了放松解压(79.0%)和打发时间(68.4%)。

值得注意的是,35.9%的受访者玩游戏是想要交朋友。

厉子成收藏了很多游戏周边产品和经典的掌上游戏机。他自嘲“又菜又爱玩”,“我虽然热爱电子游戏,但肯定不能和职业玩家比。而且作为一个34岁的‘大叔’,我玩游戏已经没有那么强的求胜欲,只是作为一种消遣,主要享受和朋友一起‘开黑’(玩游戏时语音或面对面交流)的快乐”。

53.2%受访者表示今年因为玩游戏视力下降

调查中,53.2%的受访者坦言自己今年因为玩游戏视力下降,31.4%的受访者没有这种情况,15.4%的受访者表示不清楚。

“虽然还没去检查视力,但我明显感到自己今年近视程度加深了。”张媛认为这是因为打游戏时间太长,以及晚上在已经关灯的情况下打游戏。

朱天宇也觉得自己因为打游戏太多而视力下降。“5月的时候坐在客厅看电视,已经明显看不清字幕了,赶紧注意减少游戏时间,保护眼睛”。

“有时候,我玩游戏会非常上瘾。但跳出来以后,会觉得当时真的不应该那么投入。”随着高校恢复正常教学秩序,朱天宇已经回校上课,玩游戏的时间也变少了。朱天宇认为,对于非职业玩家,游戏是一种娱乐方式,如果发现有成瘾的倾向,应该关注背后的原因,进行自我调整。

本次调查中,44.2%的受访者坦言存在无法控制玩游戏时间、强度的情况,35.2%的受访者曾将玩游戏的优先性置于其他重要事项之上,33.9%的受访者在玩游戏出现负面后果时,仍然保持这种行为模式。

“现在倡导养成良好的媒介素养,我觉得打游戏能做到自控也是内容之一。尤其是现在的孩子,应该从小就培养好习惯。”厉子成说。

(来源:北京新闻网)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北京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北京新闻网,转载请必须注明北京新闻网,http://www.hzmskj.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图说新闻

更多>>
减少二十项 新版市场准入

减少二十项 新版市场准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