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地方新闻 >

呵护生态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色焦点)

2021-02-26北京新闻网编辑:北京新闻网浏览:


  呵护生态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色焦点)

  本报记者 方 敏

  浙江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水草丰美,野趣盎然。这里有711种维管束植物、892种昆虫、186种鸟类,一年四季生机勃勃。

  2003年8月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实施,湿地生态系统按下了“重启键”。如今,作为全国首个国家湿地公园,西溪湿地已成为杭州的一张生态旅游“金名片”。  

  “当年的综合保护工程可以说是抢救性工程。工程实施之前,湿地水质一度跌至劣五类。”说起西溪湿地的变化,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文化研究中心工作人员刘想打开了话匣子,通过加强原生态保护、地形整理、植被配置等系列举措,西溪湿地逐步恢复和重建受损的生态系统。

  随着西溪湿地的“重生”,2005年5月1日,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正式对外开放。

  “湿地有别于一般的城市公园,保护湿地的生态功能始终要放在首位。”刘想介绍,西溪湿地划分为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合理利用区3个功能区。超过80%的区域不对游客开放,生态环境较好、最具湿地特色的区域实行封闭保护。

  杭州专门出台了《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保护管理条例》,对湿地内放生动物、引进外来物种、游客接待容量等作了具体规定。

  如何在有限的生态承载力下,做好物种保护工作?西溪湿地专门组建了生态文化研究中心,为西溪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出谋划策。

  “适量的人工干预必不可少。个别区域如果有外来物种侵入,可能会迅速占据主导生态位,使部分本地物种消失。”生态文化研究中心工作人员蒋国红介绍,除控制单一物种数量外,西溪湿地在原生态基础上,进行了不少改建和提升工程。

  与2005年前统计数据相比,目前西溪湿地的维管束植物增加了522种,昆虫增加了415种,鸟类增加了117种。

  莲花滩、千金漾、朝天暮漾三大观鸟区吸引了众多观鸟爱好者;龙舟盛会、碧潭网鱼、竹林挖笋等传统民俗活动,给许多家庭带来了欢声笑语……据统计,2020年,西溪湿地共接待游客500多万人次,园区旅游收入达8500多万元。

  空中俯瞰,面积11.5平方公里的西溪湿地水道如巷、河汊如网。在湿地公园东北角的桑梓样区域,由59幢白墙黛瓦建筑组成的创意产业园格外醒目。在保护的基础上,西溪湿地实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共赢。

  海南长臂猿从2003年的2群13只增加到5群33只

  雨林深处有猿啼

  本报记者 黄晓慧

  “天真冷,斧头岭都结了冰,好在今年肖蒲桃、黄桐丰果,长臂猿饿不着。”1月13日,一夜淅淅沥沥的冻雨过后,海南省霸王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护林员王进强背起潮乎乎的行囊,在层峦叠嶂的山岭继续行走。已经长达10天的雨林穿行,在他脸上留下的喜悦多于疲惫。

  近20年的护林、监测经历,让王进强成为能识别上千种热带雨林物种的“土专家”。自2019年4月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挂牌成立后,王进强巡山时又多了一项任务——做海南长臂猿生存环境调查,为建设生态廊道探路。

  新年伊始,10多个监测队员就扎进雨林,做长臂猿栖息地猿食植物样线调查。“以前是每一公里一个网格样线,这次缩小到每500米一个网格样线,记录所见的猿食植物及每一个树种的丰度。”王进强说。

  海南长臂猿是全球现存数量最少的灵长类动物,作为热带雨林旗舰物种,它们的生存状况反映着雨林的生态健康情况。

  “保护海南长臂猿,对保护整个雨林意义重大。而保护雨林,对保护整个海南的生态意义重大。”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处负责人洪小江说。

  2014年强台风“威马逊”袭来,造成海南长臂猿栖息地多处山体滑坡、水土流失严重。“海南长臂猿终生不会下地,只依靠双臂行动,而且只在雨林的原生植物上觅食,台风冲断了它们的觅食之路。”洪小江表示。

  2015年,海南林业部门及公益机构在滑坡处种下约1200棵树苗,并为长臂猿架设起绳桥,帮助它们在15米宽的浅沟隔开的栖息地之间移动。洪小江介绍,绳桥有效解决了长臂猿的栖息地碎片化问题。在此基础上,2016年以来,海南又实施了长臂猿栖息地恢复工程。

  2020年8月,人们发现的第五个海南长臂猿家庭群,产下了第一胎宝宝,使这一全世界最濒危的灵长类物种从2003年的2群13只增加到5群33只。为了让这“一家三口”拥有更舒适的新家,护林员们追随它们的活动路径,一路捡拾收集它们的食物残渣和粪便。

(来源:北京新闻网)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北京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北京新闻网,转载请必须注明北京新闻网,http://www.hzmskj.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图说新闻

更多>>
 武汉“封城”简史

武汉“封城”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