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地方新闻 >

从70平方米桥史馆到国家一级博物馆 走访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2021-03-04北京新闻网编辑:北京新闻网浏览:


  建党百年之际 北青报记者走访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听老职工讲述建馆历程
  从70平方米桥史馆到国家一级博物馆

  传播抗战历史,推广社教活动,征集抗战文物,开展史学研究…… 坐落在北京市丰台区宛平城内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是全国唯一全面反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大型专题纪念馆。建馆34年以来,观众总数已达3700万人次。鲜为人知的是,这座国家一级博物馆的“前身”,是一间仅有70平方米的桥史馆。值此建党百年之际,北京青年报记者专访抗战馆的在职老职工张玉平,听其讲述党员干部在建馆历程中所体现出的担当。

  馆藏文物3万件、举办专题展百余个

  自卢沟桥向东,进入宛平城,会看到一座醒目的建筑,它背倚宛平城垣,门额上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题名,是由邓小平在1986年7月9日亲笔手书。步入序厅前要踏上两组台阶,第一组8级,寓意八年全国抗战;第二组14级,寓意十四年的抗战历程。两组台阶之间的平台上,是2014年7月7日由习近平主席揭幕的“独立自由勋章”浮雕。

 从70平方米桥史馆到国家一级博物馆 走访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步入序厅,名为“血肉长城”的大型浮雕气壮山河,象征1931年到1945年的十四年抗日战争,在中国共产党主张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中国人民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壮丽史篇。主展厅内,是2015年推出并展陈至今的《伟大胜利 历史贡献》大型展览,全景呈现出中国人民抵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历史,该展览荣获第十三届(2015年度)中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据北青报记者了解,自1987年建馆以来,抗战馆先后举办了四期大型基本陈列,推出百余个专题展览,观众总数达3700万人次。

  抗战馆还致力于文物的征集、收藏与研究,文物藏品以1931年至1945年抗战时期的各种历史文献和实物为主,现有馆藏文物3万件(套)。从无到有、发展壮大,抗战馆的今天离不开老一辈国家领导人的支持。近日,北青报记者专访抗战馆的老职工张玉平,听她回忆那段鲜为人知的建馆历程。

  “前身”是一座70平方米桥史馆

  出生于1963年的张玉平,于1984年到丰台区文物管理所(卢沟桥文保所)工作,198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1987年建馆至今,张玉平先后在抗战馆8个部门任职,现负责财务工作,是抗战馆为数不多的在职老职工。

  据张玉平介绍,上世纪80年代初,在卢沟桥东桥头,丰台区文管所建有“卢沟桥史料陈列馆”,展陈面积约70平方米,相当于抗战馆的“前身”。1982年,“七七抗战”时驻守宛平城的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之女宋景宪来馆参观。随后,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邓颖超接见宋景宪,宋景宪提出卢沟桥史料陈列馆的规模寒酸,此意见得到了邓颖超的重视。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为了建立抗战馆,当时的丰台区文管所做了不少努力。张玉平介绍,时任丰台区文管所所长郭景兴生于1928年,是一名老共产党员。郭老除了带领大家做好文物普查,还为保护卢沟桥和建立抗战馆四处奔走。

  因为卢沟桥、宛平城是七七抗战爆发地,经常有游客建议在此建立抗日战争纪念馆。张玉平回忆,当时郭老带领他们对公众的建议进行整理,先后9次向市人大、市政协递交相关材料。“应该说,抗战馆的建立和郭老的建言密不可分。”张玉平透露,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丰台区文管所还在卢沟桥附近搭建起一座简易大棚,占地约500平方米,设立“日军侵华罪行展”,但展陈条件依然简陋。

  曾入选上世纪80年代十大建筑

  基层文博工作者的建言,很快便得到了上级单位的回应。张玉平告诉北青报记者,上世纪80年代,全国人大、全国政协的一些负责人相继到卢沟桥、宛平城考察。那么,抗战馆现在的馆址是如何选定的呢?对此,张玉平透露,上世纪80年代,宛平城年久失修,城墙残缺不全,很多点位夯土裸露。1984年至1985年,北京市文物局先后两次各拨款150万元,先修城墙、后修城楼。当时曾有相关负责人设想,利用宛平城西城楼建立“卢沟桥桥史馆”、将东城楼辟作“七七纪念馆”,但每座城楼的室内面积仅有250平方米,因此并未采纳此方案。

  “之后又出现两种意见,一是将抗战馆建在人员流量较大的北京市区,二是建在宛平城内。最终还是选定在宛平城内建馆。1937年7月7日全民族抗战爆发,侵华日军的炮弹曾打到这里,也就是现在的馆址。”张玉平说,确定筹建抗战馆后,曾有多家建筑设计单位提交设计方案,最终入选设计方案建筑外观肃穆,与抗战馆的主题非常契合。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建筑还入选了上世纪80年代北京十大建筑,并获得鲁班奖。

  对话

  筹建抗战馆时夜间清点建筑材料

  北青报:您是如何参与到抗战馆筹建工作中的?

(来源:北京新闻网)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北京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北京新闻网,转载请必须注明北京新闻网,http://www.hzmskj.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图说新闻

更多>>
 武汉“封城”简史

武汉“封城”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