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地方新闻 >

米兰塔台与中国机长的对话,让人爆哭!

2020-04-03北京新闻网编辑:北京新闻网浏览:


  全球疫情告急。目前,全球已有30万余人感染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过1万的国家增至7个。

  意大利尤为严峻,死亡病例达到了4825例,已经成为全球死亡病例最多、病亡率最高的国家。

  疫情肆虐,意大利紧急向外求援。3月12日,这里迎来第一批国际援助者。6天之后,来自同一个国家的12名医疗专家飞抵米兰。他们都来自于中国。

  一段米兰塔台与中国机长的对话,让人很受触动。

  米兰塔台:我们代表我们的国家表达对你们的感谢!

  中国机组:加油!意大利,坚持住,照顾好我们的医生!

  急人所急,想人所想

  截至目前,已有21名来自中国的医疗专家赴意大利展开工作。记者拿到了这21名专家的名单,梳理出他们的职业分布情况。

 米兰塔台与中国机长的对话,让人爆哭!

  21名专家,分布在超过10个领域,从疾控到重症医学到护理,几乎覆盖疫情防控、救治链条的每个关键点位。

  其中,血液制品专家杨汇川专门携带了中国治愈患者的血浆来到意大利。

  血浆治疗在中国被证明行之有效。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国家卫健委国际司的陆明处长告诉记者:

  “意方以后可以自己采集恢复期血浆治疗本地病人,需要意方接受这种理念。”

  要降低病亡率,采取有效治疗手段、少走弯路正是当务之急。

 米兰塔台与中国机长的对话,让人爆哭!

  △中国生物支援意大利抗疫的治疗制品

  为了让类似这样的中国经验能够真正落地,中国专家们在意大利疫情严重的罗马、帕多瓦、米兰等地区奔走,向险而行,向需而行。

  一位专家给记者发了一段视频。

  没有大而化之地探讨,中意两国医生面对面,交流的问题具体到了几个小时给患者翻身。

  中国专家还参加了政府、医院举行的多场新闻发布会,通过当地媒体向民众普及知识,大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防控策略,小到佩戴口罩,都被他们反复强调。

  20日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看到米兰仍有人在聚会、不佩戴口罩,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孙硕鹏急了,向民众疾呼:

  “我们必须要明白,这是一场没有旁观者的战争,不仅仅是靠政府一方的努力,靠医务人员一方的努力。生命是最值得大家付出所有代价的。”

  急人所急,想人所想,这是中国的善意与担当。

  跨国卫生合作,必要!

  意大利之外,欧洲也已然成为世界“疫情中心”。

  目前,已有49个欧洲国家和地区出现确诊病例。在全球累计确诊病例超过1万的国家中,欧洲占到了4个。

  为了防控疫情,欧盟外部边界首次大规模关闭,德国、波兰、奥地利、捷克等多个欧盟成员国也实施了边境管制措施。

  对于一体化的欧盟来说,这也带来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关闭边境——物资运输不畅——物资被积压甚至半路拦截——国内物资短缺——国内疫情形势恶化。

  疫情面前,欧盟似乎未能形成足够合力。

  前欧盟中欧政策顾问、国际问题专家宋欣告诉记者:

  “在欧盟的合作框架中,不同的事务分布在‘完全由欧盟决定’‘欧盟与国家共同决定’以及‘国家主导’三个层次上,而公共卫生则是由各国主导的领域。”

  正因如此,眼下欧洲各国的困局,对欧盟来说也是一次考验。

  3月18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表示目前欧方仍然急需采购防疫物资,希望中方继续予以协调支持。

  同一天,中国向欧盟提供物资的计划迅速敲定,中国将向欧盟紧急提供200万副外科口罩、20万只N95口罩和5万套试剂盒。冯德莱恩用英文、法文、德文录制视频讲话,感谢中国为欧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提供支持。

 米兰塔台与中国机长的对话,让人爆哭!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录制视频

  在此之前,中国的多批物资已抵达法国、意大利等国家,采购医疗物资的商业渠道也向多个欧洲国家开放。

  其实,中欧之间的“健康丝绸之路”,早在2017年1月便埋下了伏笔。

  彼时,中国与世卫组织签署了双方关于“一带一路”卫生领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提高沿线国家整体健康卫生水平的交流与合作由此频繁展开。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提醒我们,世界不分西东,无论南北,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各国的利益已经紧密地融合在一起。

  就像英国金融时报副总编辑马丁·沃尔夫所说,疫情是全球危机而非全球化的危机。

  面对疫情,呼唤的是真诚合作而非孤立、背行。

  环球同此凉热

  截至3月20日,中国政府已经宣布向82个国家和世卫组织、非盟提供援助,多批援助物资已经送达。

  与此同时,医疗技术的线上“云分享”也在密集进行着。

  据统计,仅在3月18日这一天,至少有4场交流诊疗经验的跨国视频会议举行,中国向32个国家分享了中国经验。

 米兰塔台与中国机长的对话,让人爆哭!

(来源:北京新闻网)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北京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北京新闻网,转载请必须注明北京新闻网,http://www.hzmskj.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图说新闻

更多>>
 武汉“封城”简史

武汉“封城”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