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地方新闻 >

山西扶贫“造血记”:“家门口经济”保民众不返贫

2020-04-05北京新闻网编辑:北京新闻网浏览:


  易地搬迁的新房、现代化的产业园区,村镇不断冒出的扶贫车间……近年来,山西通过系列产业支撑,发展“家门口经济”,推动扶贫由“输血”到“造血”,确保民众脱贫不返贫,走向“致富路”。

  一张小桌,一把矮凳,柳条在指间飞舞,绞、勒、砌、缠……转眼间,一件精美的提篮在赵秋艳的手中制作完成。在山西省大同市广灵县巧娘宫手工编织专业合作社的车间里,她和同事正赶制在2019年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上签订的英国订单。  

  今年42岁的赵秋艳在合作社工作已有8年,每月工资至少2000元(人民币,下同)。“之前家庭收入主要靠丈夫在外地打工,自从我加入合作社,家里就多一份收入,缓解了家庭压力。同时,在家门口就业既能照顾老人、孩子,又能增加收入。”

  “用玉米皮、蒲草或柳条加工成的提篮、花瓶、果盘等手工艺品既经济适用,又有艺术欣赏和收藏价值。”该合作社总经理张建国说,产品不仅成为北京、石家庄、广州等地的抢手货,还深得美国、日本、韩国等海外客商的青睐,去年销售收入近千万元。

  为扩大企业规模,增强脱贫带动能力,合作社在全县9个乡镇建立编织培训基地,18个村设立“扶贫车间”,员工由原来的13人发展到1085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728名、残疾职工47名。

  广灵县属于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贫困区,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近年来,小制衣、小编织、小手工等一大批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广灵县遍地开花,带动更多贫困户在家门口增收脱贫。

  同样在家门口走上“脱贫致富路”的还有李艳霞,她是山西省晋中市榆社县箕城镇北枣林村人,去年一家四口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分到一套65平方米的住房。令她感到高兴的,不仅是住上宽敞明亮、生活便利、配套设施齐全的楼房,还在家门口获得就业岗位。

  李艳霞在箕城镇易地搬迁扶贫产业园区里从事服装加工工作,因业务能力较为出众,她还被任命为组长,每月工资至少2500元。“收入稳定、环境也好、离家又近,还能很好地照顾孩子,真是生活、工作两不误。”

  坐落在太行山中段西麓的榆社县是山西少有的山区县,该县扶贫开发办公室主任郝亚峰介绍,近年来,为摘掉贫困帽子、全面奔向小康,该县通过“易地搬迁”“居家灵活就业”“鼓励贫困民众外出考察学习、劳务就业”等多种措施,来提高脱贫攻坚的精准度和认可度。

  山西是中国脱贫攻坚的重要战场,有吕梁山、燕山-太行山两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2014年建档立卡,山西共识别贫困村7993个,农村贫困人口329万,贫困发生率13.6%。

  此前,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包括广灵县、榆社县在内的17个贫困县(区)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至此,山西58个贫困县(区)全部脱贫摘帽。山西省扶贫办官方资料显示,截至今年2月底,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减少到2.16万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1%以下。(完)

 

(来源:北京新闻网)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北京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北京新闻网,转载请必须注明北京新闻网,http://www.hzmskj.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图说新闻

更多>>
 武汉“封城”简史

武汉“封城”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