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地方新闻 >

恐龙,也许并未灭绝

2020-06-19北京新闻网编辑:北京新闻网浏览:


  恐龙,也许并未灭绝

  本报记者 李祺瑶

  假如把地球46亿年的历史浓缩成24小时,那么零时,地球形成;4时出现单细胞生物;20时30分,出现微生物,接着陆生动物出现; 22时48分左右,恐龙来了,23时40分左右消失;临近午夜,人类出现,迄今有记录的整个人类历史,只有短短的几秒……

  在地球上出现的时间远远长于人类的恐龙,一直吸引着徐星。这位命名恐龙有效属种数量,在全世界名列前茅的中国学者,20余年一直在努力揭开一个谜——

 

  “说到恐龙,人们往往想到凶猛的霸王龙或者笨重、迟钝的马门溪龙;谈起鸟类,我们头脑中自然会浮现轻灵的鸽子或者五彩斑斓的孔雀。二者似乎毫不相干,但近年来发现的大量化石显示: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飞向蓝天的恐龙》

  小学四年级语文课本里有一篇课文——《飞向蓝天的恐龙》,作者就是徐星,这位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所长,试图告诉孩子们一个大胆的猜想:恐龙,也许没有灭亡,鸟类,就是它们的后裔。

  重读写于10余年前的文章,上月刚刚获得 “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状”的徐星笑得很开心,在他心中,这篇不足千字的文章与他获得的各种荣誉同样重要,正是这篇小文,唤起了许多孩子对恐龙的兴趣,寻找“飞向蓝天的恐龙”的同伴越来越多……

  徐星觉得,自己就快要接触到真相了。

  “先结婚,后恋爱”

  徐星的办公室里,到处都是“恐龙”——茶几上摆着化石,书柜中摆着恐龙相关的书籍和资料,墙上贴满各种恐龙的图像……

  这位已51岁的“恐龙迷”,小时候并不迷恐龙,甚至还曾认为研究恐龙,前途渺茫。

  “我和恐龙,其实是‘先结婚,后恋爱。’”徐星说完,哈哈大笑。

  徐星出生在新疆新源县,信息闭塞的童年,读书,是他最喜欢的事。上小学时,徐星从书中知道了陈景润,知道了“哥德巴赫猜想”,他梦想成为数学家;上中学的时候,他又迷上了物理,立志要当个物理学家,而且,一定要去北京大学读书。

  偏偏高考那年,北大物理系在新疆没有招生名额,有招生名额的都是冷门专业,其中有“地质学”。当年填报的专业,徐星已经记不清了,“但肯定不是地质学!”徐星说,为了保险,他还是勾选了“服从分配”。

  如愿以偿,拿到北大的录取通知书,徐星兴高采烈地打开,看到录取专业时,他愣了—— “古生物专业”,“这是什么专业?”直到入学,徐星才知道,录取自己的专业是地质学的一个学科方向。

  徐星并不喜欢这个专业,他对经济学更感兴趣,大学期间,很多时间都花在“啃”马克思、萨缪尔森等人的著作上,他甚至还到中国人民大学旁听过一段时间经济学课程,盘算着通过考研,读一个国际金融之类的专业。

  缘分,有时候说不清楚,你越不想干什么,反而越逃不脱。

  23岁,徐星大学毕业,他没能去读经济学专业的硕士,而是被免试推荐到中科院古脊椎所,跟随古生物专家赵喜进专门研究恐龙。

  刚开始,徐星还是“不务正业”,他迷上了计算机。直到研究生阶段的第三年,迫于毕业论文的压力,他才开始看化石、看标本、写论文……渐渐发现恐龙的世界如此有趣。第一次亲手触摸恐龙化石的时候,徐星仿佛感觉到了亿万年前的生命,寻找化石中的秘密,就像是福尔摩斯探案……就是这短短的一年,他爱上了恐龙,而且热恋至今……

  “在‘外面的世界’转了一圈,最后还是回到原本的人生轨道上来。”回忆往事,徐星很是感慨。

  一块不完整的恐龙化石

  为了争取到更多的工作机会,徐星每天都早早来到古脊椎所。不务正业时研究的电脑,现在有了用武之地。他借助电脑分析数据,协助老师和前辈研究……所里的老师们都喜欢这个勤奋的小伙子,办公室里的化石,随他研究。

  办公室里大大小小的化石,都是导师赵喜进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采集来的,一块不完整的恐龙化石,吸引了徐星的注意——仅十几厘米长的化石,呈现出一段不完整的下颌骨及牙齿,徐星仔细观察后判断,这是一块镰刀龙类的化石标本。

  标签上写着,化石发现于云南峨山的下禄丰组,年代属于侏罗纪早期。徐星有些迷糊,“当时学界一般认为镰刀龙类生活在白垩纪。如果这块化石真的属于镰刀龙类,那就相当于把此类化石的纪录从约1.2亿年前的白垩纪早期,提前到近2亿年前的侏罗纪初期。”

(来源:北京新闻网)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北京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北京新闻网,转载请必须注明北京新闻网,http://www.hzmskj.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图说新闻

更多>>
 武汉“封城”简史

武汉“封城”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