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留给我们的无价之宝
在我的书房里,摆放着一张四世同堂的“全家福”合影,男女老幼共有18个人,穿戴一新的奶奶端坐在正中的位置,全家人紧紧地依偎在一起,每张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这张不同寻常的照片,拍摄于1982年12月。我的爱人徐金华当时还是没过门的媳妇,是被奶奶特邀请来的。奶奶很早就亲昵地对我承诺:一定等到你娶了媳妇我再闭上眼。谁也不会想到,那年腊月我刚结了婚,过了仅仅一个月,奶奶就安详地离开了我们,享年94周岁。这张生前唯一留下的黑白照片,不仅圆了奶奶所期盼的“子孙满堂、国泰民安”的美好梦想,也寄托着我们全家人对她一生操劳所留下的精神财富的永远缅怀。
迄今,奶奶虽然离开我们整整37年了,但在我脑海的深处,她日夜忙碌的身影、慈祥的面容始终清晰可见;殷切的话语、朴实的教导,更是常存心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和激励着我……
家庭合影(作者位于第三排左二,拍摄于1982年12月)
忍丧子之痛,明大义送小儿英勇参军
奶奶的名字是徐成华,出生于1889年8月,老家是原西由镇后吕村,她的父母亲很早就离世了,家中只有一位妹妹。奶奶17岁就嫁到了邓家。爷爷叫邓延庆,出生于1885年5月,弟兄四个,排行老大。由于当时受地主阶级的长期剥削和压迫,除有三间祖传的老宅外,家徒四壁,饥不果腹,加之身体虚弱,长期病魔缠身,在最小的儿子出生不久,年仅46岁的爷爷就撒手人寰。从此,家庭的重担全部压在了奶奶一个小脚女人的肩上。屋漏偏逢连阴雨,意想不到的磨难接踵袭来,进一步磨炼了奶奶的坚强意志。
奶奶一生共有五个儿子,我的父亲邓汝禄排行老二,没有闺女是她终生的遗憾。三叔邓汝寿从小懂事听话,长的也好看,奶奶特别喜欢他。当目暏,由于家里吃不上饭,大哥被迫闯关东另谋生路,二哥长途跋涉替人拉脚,母亲拉着幼小的弟弟外出乞讨、被人欺凌……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替母亲分忧。1936年夏天,邻村天王庙的一王姓地主家被上面派遣要出一名"壮丁"。由于担心自家的孩子上前线有危险,这个地主就放出“谁愿被雇佣,他就支付60个大洋”的消息,三叔获悉后就背着家里报了名,等他回来告知时,奶奶不同意但已经来不及了。从此与家人一别,再无三叔的任何音信。奶奶用三叔换回的几个钱(地主家仅付给了一半钱,另一半压着不给),把早已漏雨的危房作了翻新。奶奶的心里,一直在牵挂着远方的儿子,一种不祥的预感很快被一起当“壮丁”的街坊回来给做实了。据他讲三叔在当年攻打潍坊的一次战役中早已阵亡。惊闻这一噩耗,奶奶当场就昏了过去了,心中仅存的一丝希望全部破灭了。
“心肝宝贝”走了,奶奶悲痛万分,卧床不起,几天之后,左肩背上突然长出了一个痂子。由于没钱及时治疗,最后溃烂形成了痿管,不停地往外流脏东西,把全家人都吓坏了,实在没办法,就到地里挖些孛孛丁(蒲公英)天天糊在伤口上,两个多月才慢慢地愈合。奶奶虽然幸运地捡回了一条命,但那洁白细腻的后背上永远留下了长达十多公分的疤痕。从那年起,每当农历五月十二日三叔生日这天,奶奶就只身悄悄地跑到村外的田野上,呼唤着叔叔的乳名号啕大哭一场,把压抑在心中的委屈、思念全部宣泄出来。
三叔因生活逼迫而丧命,进一步激起了奶奶对旧社会的无比仇恨,更加渴盼美好的新社会能够早日到来。因此,当有人向她传播革命道理时,她能够很快接受和积极支持。1946年6月,蒋介石挑起全面内战,企图抢夺胜利果实,引起全国人民的强烈愤慨。进入8月,山东各级党组织广泛发动群众参军支援南下,奶奶知道后十分高兴,但同时她也深知参军打仗意味着什么,三叔的不幸遭遇时常刺痛她的心,但她心里更明白:只有打败国民党才能换来革命的最后胜利,老百姓才能彻底翻身当家作主。于是,她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把小儿子送到前线去。在她的动员引导下,年方18周岁的五叔邓汝瑞兴高采烈地戴上了大红花。临别时他向母亲和父老乡亲立下誓言:一定多杀敌立功,为家乡增光。村头上,奶奶双眼噙着泪花,千叮咛、万嘱咐,依依不舍送别了小儿子……
不负期望,捷报频传。五叔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不久,首先投入了“莱芜战役”(1947年2月),他英勇奋战,与敌人殊死搏斗,受到部队立功嘉奖,并火线加入中国共产党。当五叔把嘉奖令寄到家里后,街坊邻居都纷纷涌来祝贺。奶奶用双手来回抚摩着嘉奖令,打心里感到自豪,立即回信鼓励儿子要再立新功。五叔怀揣家书,接着参加了“潍县战役”(1948年4月)“济南战役”(1948年9月),然后随华东野战军,转战山东、安徽、江苏等地,相继参加了震惊中外的“淮海战役”(1948年11月)和“渡江战役”(1949年4月)。在这些我军历史上规模大、影响深远的大型战役中,叔叔冒着敌人的炮火,冲锋陷阵,多次立功受奖。一张张立功喜报,对奶奶来说都是最大的抚慰和满足,被她张贴在家里最醒目的位置,每当想念儿子时,就一遍遍地瞅着看。1950年11月,叔叔又从福建奔赴朝鲜战场,参加了极为惨烈的“朝鲜第二次战役”和“第五次战役”。冒着零下40摄氏度的严寒,浴血奋战,他有两个脚指头被冻掉,腰上、腿上、屁股上都有与敌人肉搏战时留下的深深伤痕……当五叔从朝鲜战场上凯旋时,他把国家颁发的抗美援朝纪念章戴在了奶奶的胸前,又给奶奶置办了两套花色漂亮的被褥。分别多年的母子紧紧地搂在一起,奶奶那颗提着的心终于放下来了。每当过春节,奶奶都要把这套平日珍藏在柜箱里的被褥“亮”出来,她情不自禁地说:“儿子当兵,我们全家光荣!”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北京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北京新闻网,转载请必须注明北京新闻网,http://www.hzmskj.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专题展览在抗战馆举办
- 河北固安一工地发现辽代墓葬 内存壁画
- 这个暑期,屏幕上的“正能量”刷出超强“存在
- 铭记与传承 “纪念张学津先生诞辰80周年专场演
- 北京将举办百余场公益音乐演出 辐射人群预计超
- 省港罢工委员会旧址修缮提升 擦亮羊城红色文化
- 纪录片《重返刺桐城》海外首播 解码新晋世界遗
- 北京时装周本月15日启幕 近百场活动呈现“时尚
- 重走山东运河沿线:文化遗产传承凸显活态 更待
- 46场演出12次讲座6个夏令营 “打开艺术之门-20
- 01 作家蒋方舟:非常时期不应对人性过于苛责 要弥
最近一段时间,新型肺炎疫情的变化时时刻刻都在牵动中国人的心。...[详细]
- 2 作家蒋方舟:非常时期不
- 3 儿童文学要有精神底色—
- 4 “云复工”、 “云签约”
- 5 铸就中华民族博采众长的
- 6 作家沈大成:笔下世界像
- 7 演出按下暂停键 文艺院团
- 8 新晋普里兹克奖得主:构
- 9 毕淑敏:我希望,《花冠
- 10 “会飞的房子”书画大赛
- 11 没有颜料管 就不会有印象
- 12 毕布罗斯:现代文明的重
- 13 借助新媒体推广非遗闽剧
- 14 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考
- 15乘风破浪一壶酒,让我一